個人養老金落地半月有余,投資者開戶熱情不減。但作為一項新業務,不少人對于如何“上車”還摸不著頭腦。
129只養老目標基金同場競技挑花眼,我適合買哪種?23家銀行"卷"起來競爭客戶,我該選哪家?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平安銀行行長助理孫芳滔、平安基金養老投資總監高鶯,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
(資料圖)
養老目標基金還分不同種類?到底哪種適合我?
高鶯:養老目標基金分兩類,一類是養老目標風險基金,另一類是養老目標日期基金,這兩類都是特意為個人第三支柱量身定制的產品。
第一類養老目標風險基金根據風險等級來劃分,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風險偏好決定。比如偏好穩健的,可以購買穩健型養老目標風險基金;均衡型或積極型的,可以購買平衡養老或積極養老等不同風險等級產品。
這類基金產品的特征是,投資者比較容易認知,因為風險等級非常明確——平衡、積極或穩健,比較通俗易懂。但此類基金也有一個缺點,即并非一勞永逸。投資者在不同年齡階段時,往往風險偏好也有所不同。比如剛進入職場的年輕投資者,可能適合積極型產品。但步入中年或逐步接近退休時,風險偏好就會下降,需要自行將產品更換成其他風險等級,比如平衡養老或穩健養老產品。
另一類產品是養老目標日期基金。這些基金名稱中帶有數字,如“2035”“2045”等,分別代表適合不同退休年齡的人群。比如“2035”就適合2035年前后退休的人群。這類產品的好處在于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投資者只要根據目前自己的年齡倒推出大概何時退休,選定這只基金,原則上就可以拿到退休。
基金管理者會動態調整內部風險資產配比,投資者不需要根據時間流逝更換產品。這更加適合投資者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長期持有。
買了養老基金產品后,機構如何讓它增值?我能放心嗎?
高鶯:不同于偏股基金、偏債基金底層投的是個股或個券,養老FOF這類產品本身就以基金為標的,是“基金中的基金”,在基金的一層風險分散基礎上又做了二次風險分散,這是區別于其他產品的最根本特征。
基金管理機構拿到這筆錢后,資產配置是很重要的環節。
首先,我們會根據投資者年齡段進行分配,推出適合不同風險承受能力、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多樣化產品。
其次,針對不同產品設計專屬資產配置策略。
最后,在選基金、風格配置方面,也需要根據不同產品體現不同風格特征。我們有定量、定性的優選基金體系。在產品設計上根據不同投資者的年齡特征動態調整組合配置方案,在選基金方面也會階段性地選擇最合適的公募基金進行配置。我們還專門推出了Y份額這類產品,在申購費、管理費、托管費方面都有一定讓利性質,從而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比較中長期、有吸引力的專屬養老產品。
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有23家,各家銀行都在“搶客戶”,我該怎么選?
孫芳滔:按照現行政策,一人只能在一家符合條件的銀行開立一個養老金賬戶,但并不是說一輩子只能開一個,未來也可以轉移到其他銀行。
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的開戶體驗好不好,對開戶后各項服務是否滿意,購買投資產品的價格、費率如何,才是決定性的。如果體驗不好,消費者完全可以用腳投票,將賬戶轉移到其他銀行。
圍繞個人養老金業務,金融機構之間確實有競爭,但它更多是持久戰,不是速決戰。消費者最后一定要看服務、看產品、看金融機構持續的專業能力來選擇機構。金融機構只有做好長期服務和工作,才能獲得客戶認可。
比如平安銀行,這些年積累了較強科技能力,在開戶、繳費、投資等流程上能夠為客戶提供便利體驗。除了幫助客戶在全市場優選產品外,未來我們還可以依托平安集團各子公司力量,為客戶定制一些專屬產品。
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后,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和業務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孫芳滔:個人養老金業務給了銀行更加廣泛服務客戶的機會,也可以讓銀行和老百姓的連接更加緊密、更加久遠,成為銀行業服務客戶的重要業務范疇。
個人養老金封閉管理的特點,也會給銀行和其他提供產品的金融機構帶來較為穩定的長期資金,這對我國金融體系而言是新的資金力量。另外,個人養老金業務注重長期積累、長期投資,也為銀行和金融機構客戶的資產配置、銷售創造了更多金融產品創新機會。
不過,與銀行目前開展的其他傳統業務相比,個人養老金業務可以說是最復雜的個人業務之一。保證業務穩定運行,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而且符合監管規定,這是我們首先要做好的工作。
如何為客戶提供更多長期穩健、增值保值的產品,對銀行來講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高鶯: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的第一只養老FOF成立于2018年10月份,到目前為止僅四年多歷史,還是一項非常新的業務。投資者對補充養老、個人養老第三支柱的認知還有待逐步改進,這也涉及投資者投資理念,包括整個行業的投教工作,我認為這一點任重而道遠。
對每一位個人養老金投資者來說,這可能是跨越幾十年的投資場景,所以要求我們具備比較長期的投資理念。目前市場上存在一些不是特別理性的投資行為或投資理念,借助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長期安排,有望幫助投資者逐步克服相對短期的投資行為。這也需要行業中所有涉及的從業機構一起共同努力,提供一個比較完備的體系化、持續性的投教服務。
這對公募基金行業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在此過程當中,我們要與投資者逐步磨合,幫助他們形成長期投資理念,從而使個人養老金賬戶中的這筆錢真正發揮時間賦予的效果,積少成多,形成相對穩定的中長期投資收益,最終達到養老投資目的。
責編:王時丹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