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0日從洛陽市科技局獲悉,洛陽市科技創新委員會近日印發《洛陽市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了洛陽市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的總體思路、建設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
行動方案明確了洛陽市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底,一流創新生態基本形成,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全市各類創新主體達500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6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3000家;各類創新平臺載體總數達到4000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3.75%,財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突破5.0%;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5件;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到0.38噸標準煤/萬元,PM2.5年平均濃度降低到43微克/立方米。
行動方案提出,洛陽市要把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目標,將圍繞8項主要任務,把洛陽打造成具備完善創新體系,擁有密集創新主體和眾多創新人才,創新氛圍濃厚的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重振洛陽輝煌提供強勁創新動力。
(相關資料圖)
打造一流創新平臺
行動方案提出,要建設提升伊濱科技城,把伊濱科技城作為全市引領創新發展的“主引擎”,支持伊濱區建設一批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孵化器等,打造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科技產業為支撐、以現代社區為主要形態的現代化城市區。
重塑重振洛陽高新區,聚焦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定位,高水平建設洛陽高新區,支持高新區錨定氫能汽車、智能機器人等領域打造風口產業“主陣地”。
另外,還要推動洛陽經開區提質升級,加快智慧島建設,高標準打造一批科技產業社區。
推進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量
重塑重構實驗室體系。引導支持先進耐火材料、拖拉機動力系統、礦山重型裝備、航空精密軸承等在洛全國重點實驗室優化調整研究方向,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力爭在全國重點實驗室整合中躋身入列。
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聚焦重點產業集群和風口產業優勢領域,鼓勵駐洛高校、大院大所大企業以項目合作方式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吸引國內“雙一流”高校、國家級科研機構、中央企業和地方大型國有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來洛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支持重點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骨干企業聯合市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團隊共同成立技術創新中心等機構。
布局建設中試基地和產業研究院,實現重點產業中試基地全覆蓋、重點產業集群產業研究院全覆蓋,形成產業創新示范效應。
培育壯大創新主體
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創新型企業集群。健全科技型企業“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機制,打造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高新技術企業為支撐、創新龍頭企業為引領的創新型企業集群。
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聚焦風口產業發展,分類施策、分層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成長性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風口產業集群。大力促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企轉新”,推動全市各類市場主體做大做強。
另外,支持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提高企業研發能力,加快實施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計劃。
引進培育創新人才
深入開展“才聚河洛”招才引智活動,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培育。建立專業化市場化人才評價機制,探索“投貸聯動+事后獎補”相結合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評選機制。實施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引育計劃,實施“河洛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助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
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加強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圍繞重點產業、風口產業“卡脖子”技術、關鍵共性核心技術等,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專項、“揭榜掛帥”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以產權激勵廣大科研人員進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協調城鄉共同發展
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全面貫徹落實市委鄉村振興“151”工作舉措,以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開展科技強農行動,鼓勵各類科技人才投身鄉村和農業領域。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創新
優化科研組織模式,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應用為目的的科研項目管理體制。推行和優化“揭榜掛帥”、首席專家制、經費包干制等機制,賦予科技人員更大的科研自主權、經費自主權、成果使用權。
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公立醫院等事業單位和國家級創新平臺、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自主開展職稱評審,試行企業家高級職稱申報評審直通車制度,完善急需緊缺和高層次人才職稱評聘綠色通道。
營造創新創業生態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實施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礎設施工程、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普人才建設工程等五大工程,積極推進科技場館、科普大篷車、博物館進校園。
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大力倡導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對科技貢獻突出人員表彰獎勵、科技領域時代楷模和“最美科技工作者”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創新、發展靠創新的良好氛圍。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