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丁洋濤)近日,A股上市快遞公司陸續發布10月經營業績。數據顯示,加強物流基建的申通在10月份業務量增速最快,以13.17%的增速領跑A股快遞企業;韻達和圓通依然保持日均5000萬票的業務量,圓通以微弱優勢領先韻達,業務量排名第一;順豐單票收入增速下滑,韻達、圓通和申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受疫情與國慶假期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98.6億件,同比下降0.9%;快遞業務收入完成902.4億元,同比下降0.7%。
在全國快遞業務微降的背景下,圓通依然以日均5100萬票的業務量領跑A股上市企業。而韻達在業務增速下滑的情況下,和圓通幾乎“戰至平手”,日均業務量仍保持在5000萬票以上。
(資料圖片)
在韻達和圓通在業務量上你拼我搶的同時,申通不斷擴充產能、加強物流基建、奮起直追,10月單月業務量達12.51億票,疊加單票收入增長,申通以近30%的營收增速領跑。
不過,順豐作為業內的“營收王者”,僅以9.39億票的業務量,就拿下超140億元的營收。單票收入15.04元的順豐,讓其他“通達系”的快遞企業望塵莫及。韻達則以單票收入的微弱優勢,在總營收方面壓過圓通一頭。
A股快遞公司打得火熱,在港股上市的中通快遞與京東物流也于近期動作頻頻,并披露重要信息。
11月18日,中通快遞公告,將尋求香港聯交所主板及紐約證券交易所雙重上市。2016年,中通快遞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2020年于港交所二次上市。
業內人士稱,“雙重主要上市”的兩個市場都是第一上市。選擇二次上市,港交所只是處于一種從屬的地位,二次上市的股票價格由美股來決定;而“雙重主要上市”讓香港市場與美股處于一種并列關系。選擇“雙重主要上市”也可以滿足國內投資者投資的需要,有利于增加股票的流動性。
同樣11月18日,京東物流交出了首度并表德邦之后的三季報,三季度營收達357.7億元,同比增長38.9%。其中,外部客戶收入達到248.7億元,同比增長67.8%,外部收入占比7成。
京東物流表示,三季度快遞、快運等其他客戶收入175.4億元,同比增長102.8%,其中,快遞散單業務收入同比增長達到50%。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第三季度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京東快遞位居行業第一。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