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吳海舒 實習生 王宇)2012年,剛剛讀大學的小申第一次感受到“雙11”狂歡節的洶涌,當時校園的快遞點比高峰期的食堂還難排隊,買的衣服等了將近一個月才到手,那時候的套路也不多,小申幫室友砸金蛋還中了40多塊錢紅包。
如今,“雙11”已經走過14個年頭,促銷時間戰線拉長,正常情況下最快一兩天就能收到貨,但年輕人的熱情似乎不再高漲。從熬夜瘋搶激動“剁手”,到如今的冷淡甚至是主動逃避,“雙11”還是囤貨的好時機嗎?
單價更低但是數量更多
(資料圖)
消費者“囤不動”
幾乎每次大促,商家給消費者的優惠福利都不選擇直接減錢的方式,而是推出各種滿送活動。網上有人總結,“雙11”就是買一個正裝送一堆用不著的東西,還讓自己覺得占了便宜。
前兩天,95后鵬鵬在閨蜜群里吐槽,本來想買些方便面,在抖音上看到有品牌方的主播帶貨,99元30包方便面還送一個電煮鍋,猛一看非常劃算,但是想了想30包方便面自己一個人要吃很久,猶豫之后沒有下單。
“還有一些熟食,像雞爪、生腌蝦、紅薯干,一賣都是十幾包或者好幾罐,單價劃下來的確便宜,但是真的太多,囤不下,一算總價也不少。”鵬鵬說,像面膜、衛生巾更是整箱整箱賣,前年“雙11”囤的某品牌安瓶面膜,用到了去年“雙11”。
不過,也有人選擇好友拼單,甚至有些社交平臺上出現了一些拼單群。
在某社交平臺輸入“城市+雙11拼單”就能找到所在城市的拼單群,這些群里一般有幾十到上百人,大多是同一個城市。為了降低風險,本地的“拼友”一般會和住得近的人拼單,選擇當面交貨。如果在本地沒有找到“拼友”,可以尋找異地“拼友”,進行郵寄交貨。
購物節扎堆“雙11”誘惑降低
還擔心快遞不通暢
上周,小申下單了一些紙巾和日用品,正好是家里用完了要補貨,其他商品買的數量并不多。“各種消費類節日,幾乎每一倆月都會有一次,有些時候優惠也都很大,雙11的誘惑力已經不足夠大了。”木木說。
目前各類新興購物節貫穿一年始終,不僅包含了國家法定節假日衍生的購物節,還有不少商家為促銷、增加平臺知名度而自己造的“節”。元旦、情人節、三八女神節、6·18購物節、七夕、國慶、“雙11”“雙12”,再加上各大主播策劃的“美妝節”“零食節”“家裝節”“時尚節”等,幾乎一年中每個月都有促銷節日,而且促銷時間越來越長。
對于商家的價格套路,小申已經足夠敏銳。新家在裝修,買東西都早早開始比對價格,即使如此還是不放心,“畢竟套路多,挑選半天還覺得被商家的制度迷惑。”小申說。
“光買,能送嗎?”最近疫情散發,某些地區快遞還未完全恢復,也影響著一些人的消費熱情。“以前雙11會把我孩子的冬裝囤個百分之七八十,現在還沒開始買,我的小區剛解封,疫情不穩定又擔心快遞送不過來,也怕不安全,等等再買也沒啥。”小朱說。
95后凱凱也擔心快遞問題,“就買了洗發水,湊單的時候買了一些衛生用品,其他也沒啥囤貨必要,如果送得慢還不如等等再買,有些直播平時的活動力度也很大”。
今年“雙11”,你囤貨了嗎?
責編:高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