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消息】11月8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近日印發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旨在幫助轉型需求方、供給方和地方各級主管部門明確定位和路徑,增強轉型合力。
《指南》的適用范圍及對象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需求方,即中小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中小企業,旨在引導中小企業明晰轉型思路、優化轉型實踐、提升轉型效能;二是供給方,即互聯網平臺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等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供給方,旨在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產品服務供給水平提升;三是地方各級主管部門,旨在加強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政策支持,推動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
《指南》的第二部分“增強企業轉型能力”主要面向中小企業,從開展數字化評估、推進管理數字化、開展業務數字化、融入數字化生態、優化數字化實踐等五個方面提出了轉型路徑,旨在充分激發中小企業自身轉型動能,按照“評估-規劃-實施-優化”的邏輯閉環,科學高效開展數字化轉型。
(資料圖)
一是開展數字化評估。中小企業需從數字化基礎水平、企業經營管理現狀、內外部轉型資源等方面進行數字化評估,結合業務環節和管理環節的潛在轉型價值,明確數字化轉型優先級,切實提高轉型效率。
二是推進管理數字化。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構建與轉型適配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制度,加強數字化人才培訓,深化跨部門溝通協作,提升企業管理精細化水平,優化企業經營管理決策。
三是開展業務數字化。中小企業在開展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應充分應用訂閱式服務、輕量化產品等降低轉型成本。開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等業務環節轉型,實施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發展基于數字化產品的增值服務。
四是融入數字化生態。中小企業應積極對接產業鏈供應鏈核心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園區/產業集群等生態資源,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化協作配套,利用共性技術平臺開展協同創新。
五是優化數字化實踐。中小企業應從數字化水平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等方面評估數字化轉型成效,根據現階段資源稟賦和轉型現狀調整數字化轉型策略,選用相應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提升轉型策略的適配性。
《指南》第三部分“提升轉型供給水平”主要面向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供給方,包括增強供需匹配度、開展全流程服務、研制輕量化應用和深化生態級協作等四個方面內容,旨在引導供給方聚焦中小企業特征和實際需求,提升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產品和服務水平,發揮有效市場作用,助力中小企業深入開展轉型。
一是增強供需匹配度。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基礎參差不齊、需求千差萬別。互聯網平臺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等供給方需發揮各自在基礎設施、數字技術、行業積累等方面的優勢,面向中小企業差異化需求,持續豐富轉型“工具箱”,提升產品服務的針對性。
二是開展全流程服務。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通常面臨人才匱乏、能力薄弱等挑戰,單純依靠自身力量推進數字化轉型難度大。轉型供給方需從評估規劃、設備改造、系統上云、人才培訓等環節提供全方位陪伴式服務,在不同轉型階段幫助中小企業對接產品服務生態資源,推動轉型逐步深化。
三是研制輕量化應用。中小企業利潤相對微薄,數字化轉型資源投入受限。數字化轉型服務供給方應加大產品、技術和模式創新力度,發展訂閱式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數字化轉型。
四是深化生態級協作。供給方主體需深化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助力中小企業實現“鏈式”轉型。大型企業可通過應用或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帶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產融新模式,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指南》第四部分“加大轉型政策支持”主要面向地方各級主管部門,提出了加強轉型引導、加大資金支持、推廣試點應用、完善配套服務、優化發展環境等五方面工作要求,旨在推動有關部門在技術、資金、服務、人才等方面加強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資源支持,發揮有為政府作用,以數字化轉型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轉型引導。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遵循經濟、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發展規律,降低轉型過程中的“認知差”,才能避免中小企業轉型“事倍功半”。各級地方主管部門要加強宣傳推廣,因地制宜落實相關政策舉措,強化分類指導和跟蹤服務,多措并舉,引導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二是加大資金支持。轉型資金不足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挑戰之一。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專項資金、補貼政策等方式,支持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鼓勵金融機構提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的產品和服務。
三是推廣試點應用。中小企業量大面廣,數字化轉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推廣典型經驗,以“先轉帶后轉”。地方各級主管部門要加大試點示范力度,推廣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典型模式,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鼓勵中小企業“看樣學樣”。
四是完善配套服務。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包括市場化服務和公共服務,公共服務可有效彌補市場化服務的不足,提升整體服務保障能力。要構建完善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體系,持續提升政策咨詢、技術指導、人才培訓、工程監理、技術指導等公共服務水平。
五是優化發展環境。發展環境對于企業戰略制定、市場開拓、產品更新、組織變革等方面至關重要。需從基礎設施、評估體系、發展氛圍、金融支持、人才培引、財稅金融等方面,優化轉型發展環境,加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