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賈永標)蕉下二次更新招股書,意欲搶灘“戶外防曬第一股”。
10月10日,蕉下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申請書,這也是繼其4月份首次遞表失效后的新舉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資料顯示,蕉下是中國城市戶外鞋服公司,從旗艦防曬產品起家拓展至多種非防曬產品,此前曾憑借“防曬小黑傘”走紅市場,因其售價超過200元,也被網友戲稱為“防曬刺客”。
不過,隨著招股書公開了相關核心數據,“小黑傘”的另一面也隨之浮出水面,智商稅還是防曬黑科技?
2021 年虧損暴增至55億元
雖然“小黑傘”價格不菲,但難抵蕉下財務黯然。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蕉下收入分別達到3.85億元、7.94億元、24.0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50.1%。同期蕉下凈虧損分別高達2320萬元、7.7萬元及54.73億元。
吊詭的是,2022年上半年,蕉下增速出現下滑,但營收增長至22.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19億元增加81.3%,自此扭虧為盈,錄得凈利潤4.91億元。
這筆增長和利潤來自哪?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招股書中提到,2022年錄得“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56億元,占比為31.7%。預期后不會發生進一步“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
某券商投資經理告訴記者,所謂可轉換優先股是賦予持有人把優先股以特定比例轉換為普通股的選擇權。由此不排除蕉下將公允價值變動用于抵消部分虧損的可能。
對此,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致電蕉下控股證券部進行核實,截至發稿時電話仍無法接通。
灼識咨詢資料顯示,以2021年總零售額及在線零售額計,該公司均為中國第一大防曬服飾品牌。以2021年防曬服飾行業市場規模前五名總零售額及線上零售額計算,蕉下分別擁有5.0%及12.9%的市場份額。
對于此次募資,蕉下控股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加強產品開發和增強研發能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認知度,并提升品牌識別度;加強全渠道銷售和分銷網絡,提高產品的市場滲透率并增加市場份額;改善供應鏈管理;為運營數字化提供資金;通過戰略聯盟、收購和投資促進業務增長;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主打“防曬科技”卻難掩營銷為王
在不少消費者的認知中,蕉下的產品似乎科技含量滿滿。
如其在官網所稱,產品包含多波段防曬黑科技,經7道控溫加壓處理,形成更穩定的黑膠因子,實現UVA、UVB、可見光VL及紅外線IR多波段阻隔,幫用戶對抗陽光,防止肌膚光老化及曬傷曬黑。
蕉下也表示,公司擁有多元專業背景的技術專家帶來強大的研發能力,持續專注研發有利于公司取得并保持領先地位,但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卻并非如此。
數據顯示,2019—2021年,蕉下研發開支為1990萬元、3590萬元和7160萬元,營收占比分別為5.3%、4.6%和3%。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2019年—2021年,其分銷及銷售開支分別為1.25億元、3.23億元和11.04億元,分別占收入的32.4%、40.7%及45.9%。
不難發現,在蕉下“小黑傘”的網紅之路上,營銷為王的確發揮了強大助力。招股書顯示,僅在2021年,蕉下就與597個網紅博主合作,其中199個網紅擁有超過百萬名關注者,共計帶來45億次瀏覽量。
對此蕉下也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的成功部分取決于營銷活動,如營銷活動不能以具成本效益及高效的方式有效吸引客戶,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蕉下控股2019年期末、2020年期末、2021年期末的總資產分別為1.82億元、2.72億元、10.33億元,總負債分別為3.14億元、4.01億元、67.42億元。
蕉下也提到,公司過去產生凈虧損,而日后可能會繼續產生凈虧損。目前的流動負債凈額可能使公司面臨一定的流動資金風險,并可能限制公司的經營靈活性,以及影響拓展業務的能力。
防曬市場需直面季節性風險
招股書顯示,蕉下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數量有限的暢銷單品。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六個月,前30款暢銷單品產生的收入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的99.8%、88.6%、74.8%及71.6%。
占比持續走低,反映了蕉下爆款單品號召力正在逐年下降。對此,蕉下也在積極向眾多領域轉型,其產品正從旗艦防曬產品起家拓展至多種非防曬產品。
在招股書風險提示中,蕉下也直言,公司經營所在行業競爭激烈,倘公司無法展開有效競爭,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其中,諸如眼下北方城市多已入秋,對防曬產品需求銳減的季節性風險較為明顯,但對此蕉下并未作出正面回應。
灼識咨詢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防曬服飾市場規模達到61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9%,預計到2026年,這個數據將增至958億元。中國的防曬市場消費者以女性為主,成立于2013年的蕉下正是以一把“小黑傘”切入這一賽道。
如今站在IPO的大門前,蕉下是否能再次以“小黑傘”的姿態殺入資本市場?這是一個問題。
責編:高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