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裴熔熔 文 朱哲 馬騰飛 冉衡 李博 攝影)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9月29日,中原龍子湖學術交流中心秋意澄明,2022中國(鄭州)基金產業投資合作峰會如期舉行。鄭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呂挺琳現場發布《鄭州市大力開展“基金入鄭”行動若干政策措施》,包含5大類25條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措施,面向全國招納優秀基金管理機構與人才。
股權投資基金是創新創業的“陽光雨露”,是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的關鍵環。近年來,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創新驅動重大戰略部署,鄭州市大力加強政府產業基金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積極布局打造基金創投集聚區,著力建設中部地區創新高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進一步優化基金發展生態,吸引更多基金和項目落地,鄭州市按照明確、可行、有效的原則,對市區兩級出臺的基金、產業及人才相關的各類支持政策進行梳理匯總,形成了5大類25條的《鄭州市大力開展“基金入鄭”行動若干政策措施》。”呂挺琳說,《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特點。
一是具有引領性。“基金入鄭”是河南省“基金入豫”頂層架構下,鄭州作為省會城市率先展開的典型新場景,《政策措施》的發布,有助于鄭州爭取更多國家級基金落地,集中布局打造基金創投集聚區,形成規模效應、集聚效應,構建良好金融生態。
二是具有帶動性。《政策措施》從頂層制度上重塑了鄭州市基金行業發展環境,涵蓋范圍廣,支持力度大,有助于引導帶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創業投資領域,進一步加強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支持。
三是具有全面性。《政策措施》為各類基金管理機構提供覆蓋“募投管退”的全方位綜合支持服務,將為企業提供從種子期、初創期到成長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形成創新活動、資本市場良性循環,更好地支持各類企業創新創業創造發展。
本次發布的《政策措施》有哪些亮點?大河財立方一文梳理,帶你搶先看。
亮點一:財政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基金是促進產業發展的源泉活水,為解決好基金管理機構“募資難”問題,一方面,將鄭州市產業發展母基金從200億元增加到500億元,出資比例上限提高到50%,返投要求由原來的1.5倍降低至1倍,并同步放寬返投認定標準,大幅拓寬市場化基金管理機構募資渠道,最大限度減少對市場化基金管理機構的束縛,降低募資難度,激發市場活力。另一方面,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圍繞產業發展方向,聯合知名投資機構設立專業子基金,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互動,支持創新驅動發展。
亮點二:風險共擔機制進一步完善
風險控制是基金產業發展之本,針對部分投資機構不敢投、不愿投等問題,一是設立創業投資風險補貼,對創業投資基金投資中原科技城內科技企業發生風險損失的,按照股權投資金額的10%給予投資風險補貼,單個項目最高補貼100萬元,同一創業投資基金最高補貼1000萬元。
二是實施早期投資獎勵,支持各類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創業投資主體投資初創型科技企業的,根據投資年限,按照股權投資金額的3%~5%給予獎勵,最高可達1000萬元。
三是鼓勵金融機構與私募基金 “投貸聯動”,對與創業投資基金開展投貸聯動的金融機構,按照貸款金額的1%給予獎勵,最高可達50萬元,引導金融機構與創投機構聯動投資、風險利益深度綁定。
亮點三:人才吸引政策進一步提升
人才是基金產業的核心資產,為匯聚一批行業發展高素質人才隊伍,鄭州市綜合施策:
一是設立人才經濟貢獻獎勵。對在中原科技城經認定(備案)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優秀人才,年工資薪金40萬元以上的,按其年工資薪金的5%~20%給予獎勵,獎勵金額不設上限,能力越大、獎勵越多。
二是實施人才引薦貢獻獎勵,對引入項目落地的投資機構,按照引進項目首年實際經濟貢獻的5%給予管理團隊獎勵,最高可達100萬元,相關獎勵直接獎到個人。
三是完善人才綜合服務。對入駐智慧島的私募基金類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在辦理戶籍及子女在鄭東新區管轄范圍內入學、就醫等方面提供優先服務,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類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可在鄭東新區優先購買或租賃人才公寓。
亮點四:發展配套服務進一步優化
良好的配套服務是產業發展的前提和保證。為營造基金產業長期健康的發展環境,主要采取五項措施:
一是構建“一站式”服務體系,簡化入駐流程,提供快捷審批服務。
二是積極引入中介服務,完善基金行業發展配套服務。
三是實施基金展業獎勵,對在中原科技城新設基金的,按照實繳資本規模的1%~1.5%給予落戶獎勵,最高達1500萬元。
四是對入駐基金管理機構提供拎包入駐辦公服務,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機構,可提供最高5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房租補貼,營造良好辦公環境,筑巢引鳳、招才引智。
五是對于投資機構在中原科技城舉辦創業投資相關的大型峰會、論壇活動的,最高可給予100萬元經費補貼,大力支持各類基金機構對接行業新動態、引進新思想。
亮點五:產業投資導向進一步強化
突出企業培育,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發展方向,著力打造產融共促共進發展新格局。
一是積極引導“專精特新”發展,對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的,由財政資金給予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為基金投資提供先導,財政獎補資金與基金投資接續發力,共促共進。
二是成立產業金融投資聯盟,搭建基金、金融與產業項目互聯互通平臺,定期組織項目路演、融資對接、政策宣講等活動,推動金融機構與產業基金加大在產業投資領域合作力度,完善資金與政策綜合服務。
三是大力支持領軍型企業發展,通過支持核心企業,集聚上下游企業,夯實產業基礎,植大樹、育深林。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超過50億元、100億元的企業,可分別給予100萬元、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四是支持企業申請發明專利,對企業獲得發明專利,其專利產品2年內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按照銷售收入的2%給予獎勵,最高金額不超過500萬元,筑牢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責編:王時丹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