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段偉朵 文圖)形似茅臺的“貴州迎賓酒”、形似衛龍的辣條、廣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蜜雪奇緣”4連杯奶茶??精心購買的“知名商品”,可能是粗制濫造的假貨。9月21日,在鄭州市管城區人民法院南曹人民法庭,擺滿一桌子山寨貨,這里正在舉行知識產權侵權產品展示會。
“看似琳瑯滿目,實則都是假貨。這些都是我們審理的知識產權案件中涉及的侵權產品。”管城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李暉介紹,管城法院舉辦知識產權侵權產品展示會,目的是在“楓橋式法庭”創建工作中,延伸審判服務職能,為群眾普及知識產權法律知識,提升群眾在日常生活中辨別侵權產品的能力。
在展示會上,侵權產品大到電視機、白酒、香水,小到一包濕巾、一把刀片、一袋辣條,有的產品可以通過比對識別出來,有的需要專業鑒定才能識別。
據法官現場介紹,網絡上俗稱的山寨產品就是假冒偽劣商品,以翻版模仿正版產品的品牌、商品包裝以及產品從而生產銷售獲利,消費者往往會因為外包裝的相似性而誤以為是正品購買。那么,如何識別假冒偽劣產品呢?
首先從外觀觀察,看商標、包裝印刷質量、包裝上的說明。正規的產品外包裝,應當標注產品名稱、商標、原材料、質量等級、功能用途、生產廠家等相關信息,產品包裝規范,圖案文字清晰完整。耐用型產品在包裝里還應附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價格高昂的煙酒還會有特定的防偽標識。另外,消費者還可以通過商品包裝上的二維碼、防偽碼,掃碼查看商品真偽。
若遇到以下情形,則屬于假冒偽劣產品:一是粗制濫造、信息缺失型,包裝粗糙、信息不全、印刷粗劣;二是信息沖突、商標疊加型,在使用自己注冊商標的同時,突出使用他人商標;三是以假亂真、攀附模仿型,將他人知名商標稍加改動使用,造成公眾誤認。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