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叢博 黃亞芳
(相關資料圖)
非凡十年,出彩中原。回望河南十年巨變,#中國這十年河南#當以“太空視角”定格時光兩端,會帶來怎樣的視覺震撼?
今天,頂端新聞聯合河南省遙感院推出“頂瞰河南”衛星融媒創意產品,為你戴上“河南一號”同款衛星眼鏡,從太空俯瞰奮進中的河南,直觀感受中原大地上的出彩畫面。
看立體交通中原速度——
#你不知道的河南#地鐵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立交橋、高架橋縱橫交錯,省會鄭州“大四環”登場,“米”字形高鐵網成了!
推動空、陸、海、網“四條絲綢之路”協同發展,河南正在全面暢通國際開放立體通道。鄭州機場T2航站樓、鄭州東站高鐵站、鄭州航空港高鐵站、鄭州地鐵、環城高架,“鐵公機”聯袂發展,助推河南速度不斷刷新紀錄。
看未來地標科技之光——
從一片荒地到高樓林立,隨著新世紀成長起來的鄭東新區,這十年繼續高光騰飛。
鄭州北龍湖一張藍圖精心描繪,河南“陸家嘴”金融島拔地而起,一經亮相便成“網紅打卡地”,中原科技城、龍子湖智慧島成為中原地區科技創新的策源地,人才“蓄水池”處處風華正茂。
看文旅融合“詩與遠方”——
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的河南,正在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體系。
一臺央視中秋晚會、一部《風起洛陽》帶火了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衛星圖清晰地記錄了神都洛陽中軸線上的蝶變,從天堂、明堂到應天門、九洲池,拂去歷史塵土,紫微城最初容顏千年后得以重現。
看大國工程河南擔當——
一渠通南北,清流潤萬家。從陶岔渠首奔流而出的丹江水,宛如一條綠色的巨龍,蜿蜒北去潤澤廣袤大地,串聯起生機勃勃的發展圖景。
俯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水域浸去的故土背后,是甘于犧牲、無私奉獻的河南擔當,也時刻提醒著人們“吃水不忘掘井人”。
看小康生活不負春光——
59年前,焦裕祿帶領群眾種下的泡桐樹,如今成了致富樹。昔日的貧困縣蘭考已是另一番小康圖景,成為馳名中外的“中國民族樂器之鄉”。
一座縣城的十年之變,正是中原城市化進程的一個縮影。焦裕祿精神感召下的蘭考活力滿滿,焦桐又開出彩花。遙望千頃澄碧,初心在傳承和延續。
看生態之美幸福黃河——
大國泱泱,大河浩蕩。綠色,正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動人底色。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河南細心守護黃河良好的生態環境,黃河廊道披上“生態綠”,黃河濕地保護區成為鳥類棲息的樂園,一條“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河初露芳容。
看山河遼闊,看奮進脈搏,看人間煙火……頂瞰大河南,盡是出彩新模樣!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7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