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我國正在論證載人登月方案,不遠的將來,中國航天員將有望登陸月球,后續還將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 ,而為了滿足未來航天任務的需求,新一代載人火箭和重型火箭也正在研制當中。
(資料圖)
據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透露,探月工程四期經過多年論證,已于2021年底正式立項,進入實施階段。
他提到:“探月工程四期的主要目標是對月球南極開展科學探測,建立起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后續將分3次任務實施,分別是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計劃在2030年之前完成。目前研制工作進展順利。”
為何選擇月球南極地區?
吳偉仁表示,這是因為月球的南北極與地球的南北極相仿,都存在極晝或極夜的現象。
選擇南極作為著陸點,初步估算將有180多天的極晝時期,可以克服月球背面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證長時間開展科學探測工作。
至于載人登陸月球方面,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首席總師姜杰院士表示,我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研制正處于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階段。
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研制將使我國具備2030年前載人登陸月球的能力,并為后續月球科考與開發、深空探測及空間資源利用打下基礎。
新一代載人火箭和重型火箭也正在研制當中
目前,長征系列火箭已經發展成為能夠適應不同太空軌道發射需求的火箭譜系,能夠將導航衛星、通信衛星、遙感衛星、載人飛船、空間探測器等送入太空軌道。而為了滿足未來航天任務的需求, 新一代載人火箭和重型火箭也正在研制當中。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設計部運載火箭專家陳曉飛表示,新一代登月載人火箭和重型火箭,這兩型火箭運載能力是可以再往上邁上一個大臺階,支撐這些工程的一些建設和實施。
據介紹,現役長征火箭在保持高成功率的同時,科研人員也在降低火箭發射成本方面進行著不斷探索, 火箭的可重復使用技術正在進行技術攻關和方案論證。
陳曉飛表示,長征系列火箭也是圍繞著可重復使用的一些技術,一直在做相關的攻關和方案論證,計劃是在“十四五”期間,然后完成相關的飛行驗證。
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研制將使我國具備2030年前載人登陸月球的能力,并為后續月球科考與開發、深空探測及空間資源利用打下基礎。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1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