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上海會客廳 丘眉 李龍雨)8月13日,中國國際金融三十人論壇第八屆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常務副市長屠光紹在致辭環節發言中表示,現在的國際環境跟十年前、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了,但是,還是要金融開放。
關于金融開放,屠光紹首先強調:其實我們一直在開放。從我們開放的歷程和我們經濟發展的進程來看,金融開放提出的稍微晚一點,但實際上早就有金融開放了。“當時外國資金怎么進來,這就是一個金融開放的問題。這個意義非常之大,因為那是資本主義的錢,我們怎么能用?資金要怎么進來?因為改革開放之初的時候,我們缺的是什么?我們最不缺的是什么?我們最不缺的是勞動力,我們最缺的是資金。但是提出金融開放是后來的事情。我們現在的金融開放面臨的國際環境,和我們這幾十年來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
屠光紹認為金融開放有三重:第一重是金融體系內要開放,就是要打破我們金融體系內部的各種分割。這一重不開放,各個市場之間很多的一些基礎設施相互不連接,出現好幾個市場、好幾套清算系統等等。但是,現在我們已經在邁開步子。我們沒有叫混業經營,我們叫綜合經營。第二重開放,就是國有的要向民營的開放,我們過去金融體系主要是國有的。第三重開放,就是指金融的對外開放。“現在研究金融的對外開放,里面有很多內容。包括供應鏈的變動、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以及更高層的全球化的大環境等等。因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得益于全球化。當然,中國也是重大的貢獻者。”
現在說全球化,是逆全球化、再全球化,還是全球化新格局,屠光紹認為恐怕還很難定論,但是傳統意義上的多邊規則為基礎的全球化,目前確實遇到很多困難。“它會變形,會變成區域化、群體化、諸邊化,現在最核心的問題變成陣營化,這個又不一樣了,因為整個全球經濟背后其實大量是地緣政治問題,特別是俄烏沖突以后這個情況加劇。再加上大國關系,包括中美關系。”
雖然現在的國際環境跟十年前、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了,但是,屠光紹強調還是要開放,至于怎么開放、如何開放、如何取得開放的進展、如何能有更多國際參與者的呼應,才能達到開放的目的,這些問題首先要研究。“我們要做總的設計,總的要求,包括要探討路徑。要解決金融開放風險的問題。因為又有人說了,現在環境那么差,風險太大,我們不要急著開放,要防風險。大家知道,最大的風險就是不開放。”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