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大河財立方消息】據鄭州鐵路,6月20日,經過4年多的建設,連接鄭渝、鄭阜高鐵和鄭機城際鐵路的客運樞紐鄭州航空港站開通運營,與鄭州車站、鄭州東站形成鄭州鐵路客運樞紐新格局。車站開通運營后,鐵路部門共安排121列旅客列車在該站辦理客運業務。
鄭州航空港站原名鄭州南站,位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于2017年11月開工建設。為了增強車站站名的指位性,進一步方便旅客,地方政府與鐵路部門協商決定,自2022年5月31日起,將車站更名為鄭州航空港站。
鄭州航空港站共設32條到發線、30個客運站臺面,平行布置鄭渝高鐵場、鄭阜高鐵場、鄭機城際場3個車場。全面竣工和開通運營前,采取邊建設邊通車模式,僅辦理行車通過技術作業。其中2019年12月1日開通了5至8道,實現鄭渝、鄭阜高鐵貫通;2020年12月12日開通24至27道,實現鄭機城際鐵路貫通;2021年10月12日開通1、2、10、21、22、31、32道,實現同場轉線;2022年6月,車站全部工程建成竣工。
鄭州航空港站站房外形設計寓意“鶴舞九州”,源自車站所在地域新鄭市出土的春秋時代青銅器“蓮鶴方壺”文化元素,站房正立面借鑒方壺的頂部曲線和鶴翅構型。
車站站房自上而下共設高架候車層、站臺層、進出站大廳層、地鐵換乘層,站房建筑面積14.9萬平方米,物流通道、生產房屋和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筑面積23.4萬平方米。
?車站建設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服務旅客,科技創新、低碳環保等理念,建成了現代化智能化的綜合服務樞紐。創新總體布局,以高鐵站房為核心,配套建設空鐵換乘、高鐵物流、長途客運和旅游集散四個中心,可為旅客提供高鐵、城際、航空、地鐵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換乘服務,全力打造暢通融合、高效出行的“便捷樞紐”;創新先進節能技術,建設了低碳建造、輕量維護的6.6萬平方米的站臺清水雨棚,采用恒溫系統和區域溫控系統,為旅客提供舒適恒溫的候車環境,全力打造生態科技、溫馨舒適的“綠色低碳樞紐”;創新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和BIM數字技術,融合數字化技術和驅動智慧化建造,將智能旅客服務與生產管控平臺進行系統集成,全力打造智能高效、科技運營的“智慧樞紐”。
鄭州航空港站的開通運營,對于進一步提升鄭州鐵路客運樞紐功能、方便人民群眾出行、促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和中原城市群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6-20
頭條 22-06-20
頭條 22-06-20
頭條 22-06-20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