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徐兵)5月14日,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在線上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動蕩中的2022—全球與中國經濟及政策展望。論壇圍繞世界經濟、金融與全球秩序展望,中國經濟與政策展望,創新、金融與科技競爭、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長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就當前疫情下宏觀經濟和寬松的刺激政策等問題發表觀點。他認為,從某種程度來講,當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已經接近2020年春節疫情暴發的初期。從疫情本身來講,相對2020年初期,目前流行的奧密克戎病毒有高傳播性和低致死率的特點,導致我國現在的防疫成本越來越高。
“新冠肺炎疫情初次暴發的時點是在2020年1月份,那個時候在冬季且在春節前后,那次影響占GDP的比例是相對比較低。但今年暴發在3月初,一年之計在于春,經濟也是一樣,3月份和二季度是每年經濟開局最關鍵的幾個月。”陸挺認為,總的來說,經濟下行的壓力是不小的。
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對產業鏈供應鏈產生沖擊,還影響了企業和居民對疫情的不確定性的預期,不斷消耗不少家庭、企業的儲蓄和積累,導致家庭、企業抗沖擊能力逐漸減弱。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困境影響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對基層政府穩定運行和基建投資造成壓力。
陸挺認為,傳統宏觀政策的空間和效果有所變化,降準降息空間有限。
“貨幣政策方面,經過8年多的降準,國家商業銀行的平均準備金率只有8.1%,很多銀行的準備金已經接近5%,所以降準的空間確實越來越小了。同時,降息空間也不是很大。從外圍角度來講,今年美國肯定是大幅加息,人民幣面臨一定程度的貶值壓力。”陸挺說。
傳統政策傳導機制有些方面失靈。以前主要靠地產和基建拉動經濟,但當前房地產市場面臨困難,而基建投資的回報率也有所下降。
在他看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如何打好政策組合拳是關鍵。
“剛才講到了消費券,我覺得是非常好的政策,是可以發力的。如果說的更寬泛一點,在貨幣政策空間已經比較有限的背景下,今年要通過加大財政支出力度穩定預期,并且優化財政支出的方向,保障基層政府的穩定運行并保障市場的主體。”陸挺說。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是,今年3月份制定財政預算的時候是假定今年的公共財政收入增長5%,且假定我們的基金收入是略有增長。”陸挺說,現在看來這兩個假設都可能并不能夠滿足。在這樣的背景下,要保障支出的穩定增長一定要保障收入來源。“公共財政收入不夠,需要通過其他的渠道增加。政府可調配的資金,甚至在一定的時候要調整今年的赤字規模。”
從財政支出的角度來講,進入疫情的第三年,很多家庭和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是非常大的,突出紓困的重要性,在財政政策、信貸政策方面向他們傾斜,財政政策撬動信貸政策,比如增加貼息、貸款的擔保,在紓困方面給一定的租金的減免、稅收還有稅費方面的減免力度非常重要。
與此同時,加大基建的投資力度。尤其是加大有合理回報基金項目的開工和建設,優先考慮人口流入地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基建。
此外,外貿方面人民幣已經貶值了一些,但過去兩年升值帶來了寬松空間,一定程度是有益的。“要適時、適度通過向市場購匯的方法來釋放人民幣的流動性,節約降準的空間,同時維持現在人民幣的略有貶值的狀態。”陸挺認為。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