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玉靜)在經歷不足3個月的間隔后,這個五月,疫情又一次向我所在的城市鄭州襲來。
5月3日,鄭州發布73號通告,要求開展多輪核酸檢測,嚴控人員流動,這座擁有近千萬規模人口的城市又一次安靜下來。
兩年來,如果說新冠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習慣,戴口罩、檢測核酸算得上不可缺少的“兩件套”,當然,未來抗原檢測可能也會加入套餐范圍。
在過往的每一次全員核酸檢測中,我更多的是享受勞動果實的那一位,每次到核酸檢測現場,已經有志愿者維護秩序、掃碼測溫,有醫務人員噴灑消毒、進行核酸檢測,于我而言,只需要按時去檢測核酸就可以。
這一次,我想體驗另外一種身份。5月7日下午,我去小區所在社區報到,走在路上的時候,心潮澎湃,想必社區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我貢獻一份力量。但到的時候,心里略略失望,社區的工作人員讓我掃碼進志愿者群后,就告訴我說:“可以走了,具體工作在群里等通知。”我心想,這就結束了?難道不給我一個紅馬甲、一個紅袖章嗎?我作為一名志愿者的標識在哪里。
后來了解到,志愿者工作時間主要在上午,下午小區的核酸檢測工作基本結束。而且,由于近期志愿者報名踴躍,紅馬甲已成為稀缺品。
5月8日早上7點左右,我到社區集合等待分配任務,所幸到得比較早,終于領到了我心心念念的紅馬甲。對于我這樣的新人志愿者,掃碼分發核酸試劑等高難度活動還輪不到我,我要先從維持隊伍秩序、提醒人們保證兩米間隔、提醒居民提前亮碼這樣的協助工作做起。
對于我這樣不太愛早起的人,之前一直不理解為何安排7點就要開始檢測核酸?怎么會有人下來做。不過當我7點下樓看到長長的隊伍的時候,我摸了摸臉,頓覺原來只是我懶,默念以后會按時檢測核酸。
在與社區工作的聊天中,我了解到,小區人數大概過萬,不過在四條核酸檢測通道加一條綠色通道的情況下,整體排隊速度較快,等待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為了催促大家快速檢測核酸,志愿者也使出了花式語言。“后面的同志,跑起來,跑起來!”“不用排隊,趕緊來,來了就能做。”“大家趕緊出來檢測核酸了,核酸檢測不等人,12點可就走了。”······同時在各個樓棟群和大喇叭的催促下,今天小區的核酸檢測時間在12點基本結束。
催促大家盡快做完核酸檢測的背后,是社區對核酸檢測工作人員的體諒,除了負責本小區外,他們還負責其他小區。“可以早點做就早點做,這些工作人員一坐一站就是一天,要多體諒他們,我們早點做完,他們也可以早點休息。”社區工作人員說道。
陌生人的善意總會帶來平凡的感動。在未來花園黨員志愿者群里,有的是剛畢業的學生,有的是雙報到的黨員干部,還有剛休息就來做志愿者的人民教師。他們有的人連續做了五天的志愿者,有的人考慮到志愿者起的太早,沒吃早飯,早上5點多起來,為大家做了蔥油餅、包子。
規則讓整個社會更有秩序,情感讓這個世界更加溫暖。相信在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社會各界的努力之下,我們終能從疫情的陰霾中走出,迎來屬于我們的勝利。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7
頭條 22-05-07
頭條 22-05-07
頭條 22-05-07
頭條 22-05-07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