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2年,全球巨頭GE第一次喊出“工業互聯網”的口號。這之后,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猶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機·智:從數字化車間走向智能制造》一書認為:“如果說消費互聯網是已經碩果累累的革命,那么,工業互聯網就是正在發生的革命,它必將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注入巨大的推動力。”2021年4月20日,省工信廳、省財政廳聯合發布了《關于公布第一批河南省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對象考核驗收結果的通知》,衛華集團承建的起重物流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信重工承建的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天瑞集團信息科技公司承建的天信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考核驗收,被正式認定為河南省工業互聯網平臺。如今一年已過,這三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如何?河南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又有哪些成績和短板?下一步,河南工業互聯網平臺又將如何起飛?在河南首批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驗收一周年之際,大河報·大河財立方通過采訪企業和專家,試圖找到河南工業互聯網下一站的航標。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王磊彬)近幾年,隨著互聯網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以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為特色的智能制造正在為一座座礦山插上智慧的翅膀。
由中信重工自主研發的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僅降低了礦山大型裝備的運維成本和能耗,還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能,有效促進了行業高質量發展。
借助互聯網及行業優勢,
推出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
在位于欒川縣的洛鉬集團選礦三公司集中控制中心內,操作人員坐在電腦屏幕前,點動鼠標即可控制全廠設備運行和工藝參數,通過面前的生產管控平臺系統大屏幕,全廠人員分布情況、設備狀態、物料信息、生產指標和安全環保數據盡收眼底。
洛鉬集團選礦三公司智慧選礦平臺的技術支撐者,正是中信重工。
近年來,中信重工依托其在礦物實驗、產品研發、裝備制造、運維服務、工藝優化和工業大數據等方面的深厚積淀,利用5G+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建設完成了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
據了解,我國礦山行業所用裝備及加工工藝相對落后,礦物粉碎技術能耗比國外高30%以上,回收率低5%左右,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和能源消耗,安全事故頻發。因此,提升礦山行業核心競爭力,打造智能化、綠色化、無人化礦山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礦山行業一方面因存在產業鏈條長、節點企業多、業務復雜度高、信息化系統老舊、缺乏統籌規劃等問題,難以實現產業鏈協同。另一方面存在行業專業數據零散分布,缺乏數據共享;數據源不唯一,導致專業間業務協同困難等短板。
中信重工作為礦山行業知名的裝備供應商和整體服務商,面向礦山裝備行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基于5G技術,打造了“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
該平臺圍繞“一平臺+兩中心+四應用”的框架,構建基于海量數據的采集、匯聚、分析和服務體系,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促進產業資源的泛在連接、彈性供給和優化配置。
人、機、物全面互聯互通
企業生產效率和產能大幅提升
據了解,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智能感知、工業數據采集、無線傳輸、大數據分析和利用,將工業技術、管理、應用等方面的經驗和知識模塊化、軟件化,以微服務組件或工業App的形式賦能給行業企業。
“平臺主要針對礦山行業關鍵裝備,通過聲音、圖像、振動、激光等間接測量手段,利用機器學習、信號處理、機器視覺、模糊理論等技術手段,開發有難測量參數軟測量、設備故障診斷、設備健康評估等數據模型,提高礦山行業生產過程和關鍵設備運維的數字化水平,對設備進行實時狀態監測,優化和改進生產工藝參數,有效提高設備的生產作業效率,降低能耗,改進生產產品質量。”中信重工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負責人介紹。
基于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信重工建設了工業大數據中心,為平臺提供云計算基礎服務和大數據平臺服務。平臺根據客戶現場實際情況,形成三種不同場景的數據采集方案,數據傳輸支持傳統有線網絡、無線網絡及5G運營商物聯網絡。
目前,中信重工運用“5G+工業互聯網”技術,建設覆蓋重要廠區和生產環境企業網,利用5G大帶寬、低延時和高可靠的網絡特性,構建新型網絡體系,使企業網深入應用到車間、產線、設備,實現人、機、物全面互聯互通,有效支撐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
中信重工針對單機PLC物聯網網關的數據采集及傳輸配置形成了標準化解決方案,并成為中信重工礦山裝備出廠的標準化配置,具備客戶現場安裝后開機即可自動采集數據并上傳互聯網云平臺的條件。
通過行業大數據分析應用,打通產業鏈,為礦山企業提供設備上云、設備遠程監測、故障診斷、預測性維護、備品備件服務以及產線工藝分析優化等智能化服務,整體提升行業全流程少人無人、安全生產、資源集約、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制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據中信重工創新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洛陽鉬業集團在采用了中信重工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破碎磨礦智能控制系統應用后,破碎機排礦粒度的波動性降低了50%,高壓輥磨機的產量提高了3.52%、平均電耗降低了4.38%,磨礦處理能力提高了1.54%、單位電耗降低了2.56%,最終產品粒度的波動性降低了25%,據測算每年可創造經濟效益1200余萬元。
礦山裝備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
打造“核心制造+綜合服務”新型商業模式
截至目前,中信重工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接入國內多家礦山龍頭企業價值數十億的248臺核心礦山裝備,整體接入骨料線、碎磨浮選線等多條產線,開發應用磨機智能控制、襯板磨損在線檢測等17個工業App和36個工業機理模型,對外開放了38個工業微服務組件和52個API接口。
通過平臺的大數據采集分析,幫助客戶調整和優化運行工藝參數,提高生產效率和產能。基于平臺化的綜合服務應用實踐顯示,可提高磨機產能4.3%,系統作業率提高2.5%,設備能耗降低4.2%,促進了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國家礦山行業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通過平臺建設,中信重工具備了“機電液軟”一體化技術開發和應用能力,可為用戶提供工藝選型、產品設計、裝備制造、安裝服務、運維服務、物聯網服務等全流程的供給能力,提高了中信重工礦山裝備的市場競爭力。隨著礦山企業客戶對智能化概念的逐步接受,越來越多的市場招標明確提出智能化系統、物聯網系統以及移動應用的需求。
通過礦山裝備工業物聯網平臺的賦能,已累計完成多家用戶等智能化系統的技術開發和平臺服務,每年帶動中信重工主機訂貨超億元。同時,利用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了產品遠程運維及智能化改造服務體系。
另外,記者了解到,中信重工將從單純的制造型企業向服務型制造的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致力于打造“核心制造+綜合服務”的新型商業模式。
“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企業需要從典型的產品制造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延伸,從單一的銷售產品向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轉型,從單一的銷售產品利潤來源向基于‘產品+服務’的新型價值體系轉變,推動中信重工服務型制造產業發展。”中信重工信息技術中心負責人說。
責編:邵宇翔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