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徐兵 )4月17日,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召開。本次論壇以“行穩致遠,金融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中國與世界、市場與監管、學術與實踐三大層面問題,共商經濟金融領域重大問題,為中國金融開放與全球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以《創造流動性:從貨幣到資產——金融功能的演進方向》為題發表了演講。
沒有科技創新,經濟很難跨周期增長
“無論處在什么階段,制度選擇應放在第一位,經濟增長離不開適當的制度平臺。”吳曉求說。
在他看來,各項政策找到一個長久的、有生命力的制度變革,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行。無數事實證明,市場經濟是無法顛覆的。市場經濟具有很多基本元素,包括分工、競爭、交易、自由市場、主體平等性、激勵機制等,這些都屬于市場經濟的基本元素,這屬于制度和法律的范圍。
吳曉求認為,要使經濟持續增長,這些元素都要被納入其中。隨著技術的進步、經濟發展的形態變化,會發現技術進步、科技創新成了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推動力,甚至在當今估值方面,會把科技放在第一位。所有經濟的跨周期增長都來自技術突破。沒有科技創新,沒有技術革命,經濟很難跨周期增長。
金融在悄然發生變化,適應經濟增長方式的變化,也正在跟上不同形態的技術變化。吳曉求進一步舉例說,比如蒸汽機時代,雖然資本已經出現了,但是它不是最重要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商業銀行。到今天,各種新的資本業態出現,這些都適應不同技術變化。因為技術要成為生產力,要推動經濟增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創造流動性是金融功能中的核心功能
“如何把不確定性配置好,這是金融所面臨的問題。”吳曉求說,要應對不同的風險,以及它的不確定性平衡,金融就要進行變革,這時金融資本業態開始發生很大的變化。
雖然都說金融有六大功能,包括資源配置、支付清算、財富管理、激勵機制、價格信息以及股權分割。一般認為,前三大功能是金融最基礎性的功能,在不同的金融變革時代,這些功能的適應性會發生結構性變化,這種結構性變化也體現出時代特征。
吳曉求認為,可以來觀測這個國家金融所處的階段,是現代化的金融還是傳統的金融,還是過渡期的金融,從金融功能的結構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說前三大功能是最基礎、最核心的,但是它們必須借助于科技的力量才能發生很大的變化。盡管說是六大功能,但是其最核心的功能可以抽象到一點,那就是金融如何去創造流動性,為社會創造流動性,這是金融功能當中的核心功能。”他說。
不同時代,金融創造流動性的重點不同。在一個資本不發達的社會,金融的主要功能是創造貨幣流動性,金融體系在相當長的時期里是創造貨幣的流動性。雖然貨幣流動性很重要,它是經濟發展的血液,但是隨著人們收入水平提高,會發現還需要另外一種功能,就是必須享受經濟增長的財富效應。
吳曉求表示,必須要讓這種新經濟增長的財富證券化,要把那種原來是不可分割的資產做標準化的分割,這就是所謂金融的第六大功能,進行資產和股份的分割。資產和股份分割的核心是創造資產的流動性,也就是說把潛在的、可預期的資產提前作為一種資產形態創造出來,這就所謂的證券化。
責編:邵宇翔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