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2年春節,一盤預制菜,熨帖了眾多年輕人的胃。
在預制菜產業端,食品企業、餐飲企業、連鎖商超等紛紛布局。
作為人口大省、食品工業大省、交通大省,河南如何把握住預制菜的產業機會,實現食品工業的再次騰飛?如何打造屬于河南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即日起,大河財立方特別推出“ 豫見預制菜”系列報道,關注河南預制菜行業發展情況。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唐朝金 實習生 高萬潔 )著名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有云: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然而“預制菜”愛好者,顯然不認可這句話。無數被“996”摧殘的孤獨靈魂,被一份加熱的預制菜拯救。
事實上,被預制菜拯救的不只“懶宅”。
自2020年開始,預制菜猶如一夜春風,為餐飲行業帶來滿園春色,更帶來了資本競逐的萬億新賽道。
作為傳統農業大省、食品工業大省,具有數千年美食底蘊的河南,將在這萬億預制菜新賽道里,擔當怎樣的角色?已經坐擁“中國最大餐飲食材加工中央廚房產業園”的新鄉原陽,又如何發揮比較優勢,在預制菜賽道大展宏圖?
雙匯、千味央廚、海味爾、悅之豐??
豫企扎堆搶食“預制菜”
古往今來,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早已深入骨髓。而中國地形氣候上的差異,更是形成了南北迥異的美食特色。南方的粉,北方的面,香辣烤串,九宮格火鍋……可謂琳瑯滿目、數不勝數。
只是在2020年前后,一個叫做“預制菜”的“武林高手”突然崛起,攪動了中國美食的江湖,令無數企業競折腰,并大有“一統江湖”之意。
河南食品工業的新軍們,也摩拳擦掌,準備在預制菜領域“大展拳腳”。例如,在新鄉原陽,以蝦滑為主要產品的河南海味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金杯,正躊躇滿志準備上馬產業園二期項目,在中餐預制菜領域一試高下。
據張金杯介紹,海味爾的預制菜項目將于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預計投資近8000萬元。
3月14日,在河南悅之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運轉、工人忙碌,正在趕制預制菜品。一份份美味預制菜肴,在這里,通過一道道嚴格的加工程序,走上千家萬戶餐桌。
在產品展示區,記者看到成品預制菜有黃燜雞塊、紅燒丸子……該企業生產的預制菜種類豐富、包裝精美,從單品菜肴到套餐應有盡有。
“對于餐飲連鎖企業來說,可以很大程度上節約采購成本以及研發成本,提高他們的效率。同時,預制菜通過中央廚房工廠加工而來,食品質量控制高,食品安全監控嚴格,更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安全食品的訴求。對于消費者來說,很適合現在年輕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主要體現在方便、快捷和高效上。”河南悅之豐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輝稱。
在已入局的名企里,有全球肉制品龍頭企業雙匯的身影。
根據雙匯官網消息,2月26日,雙匯第三工業園簽約儀式成功舉行。
在當天的活動上,漯河市委書記劉尚進在致辭中表示:“雙匯第三工業園項目,將圍繞‘一頓飯、一桌菜’開發中華菜肴進家庭、上餐桌產品。”
雙匯發展總裁馬相杰則表示,該項目以新型餐飲為主。而該項目的實施,則將使雙匯切入新賽道、形成新產能、實現新增量。
盡管雙匯官方對第三工業園項目與預制菜的關系并未作明確說明,但知情人士透露,該產業園的“新型餐飲”“中華菜肴”就是中式預制菜。
實際上,根據媒體報道,在2021年雙匯已經推出新品牌“筷樂星廚”主要聚焦預制菜,其中代表產品有丸子、酥肉、蒜香排骨、東坡肉等市場上需求量相對比較大的預制菜產品。
相較于雙匯的“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味央廚創始人李偉則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議發展預制菜,讓河南食品工業走向“世界餐桌”。
而在之前,千味央廚已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表示:公司目前已經向部分大客戶定制開發了一系列預制菜產品。公司看好預制菜的未來發展趨勢,正在做部分產品的研發和儲備工作。
除了食品企業,餐飲企業也是預制菜賽道的擁躉。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包括方一坤胡辣湯、彼酷哩烤魚、建業艾美酒店等河南餐飲企業,進入或擬涉入預制菜領域。此外,以悅來悅喜為代表的社區連鎖超市,在此輪預制菜擴軍大戰中,亦有涉及。
而在河南之外,預制菜早已成為資本的“新寵”。
自2019年開始,高瓴、紅杉、經緯、IDG等頭部資本紛紛出手,2020年預制菜企業注冊量更是達到近十年之最,全年共新注冊1.25萬家。
2021年4月,“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股價漲幅約44%,上市后連拉10個漲停板;9月,千味央廚在深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5.71元;11月,蓋世食品登陸北交所(轉板),成為“預制涼菜第一股”。2022年1月13日——20日,多個預制菜概念股爆發“漲停潮”。
近日,A股速凍食品龍頭安井食品發布公告,將投資10億元建設預制菜肴生產項目。
而在更早的2020年10月,西貝董事長賈國龍推出全預制菜品牌——賈國龍功夫菜,菜品涉及八大菜系,30多個SKU,由中央廚房集中烹制。據了解,賈國龍功夫菜被西貝當做未來十年的核心業務,光在天津建設的中央廚房就投資10億元。此外,跑入預制菜賽道的還包括盒馬鮮生等知名企業。
預制菜“熱炒”背后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預制菜,顧名思義,簡單來說,就是將菜品提前制成半成品或成品,消費者食用時拆掉包裝,簡單加熱、烹飪后即可食用。
“預制菜”一詞,說起來高端,而在行業人士看來,無非是將之前具有“即食、即熱、即烹、即配”特點的食物,換了一種說法。
“工業化的預制菜發展到今天,方便面、餅干可以看做是預制菜的1.0版本,它們的作用主要是果腹;速凍水餃、湯圓可以看做是預制菜的2.0版本,在果腹的作用之外,食物加進了肉、菜,讓味道和營養都更豐富;而2020年以后出現的類似‘八大碗’這樣的食物,則是預制菜的3.0版本,它們的營養和口感都更豐富。”河南餐飲中央廚房產業園董事長、蓮菜網創始人胡建強表示。
那么,預制菜為何會在當下,吸引眾多資本和企業摩肩接踵接連進入?
在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第五屆常務副會長陳振杰看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宅家文化、懶人經濟、烹飪小白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助推了預制菜的發展。同時,當下預制菜從B端向C端推進的過程,更為預制菜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對90后、00后來說,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工作之余他們沒有太多的精力再去買菜、洗菜、切菜、炒菜,所以只需加熱就可以食用的預制菜,讓他們在工作和烹飪之間找到平衡,從而引發了整個市場的熱炒。
而在餐飲行業觀察者、什么值得加盟創始人王新磊看來,由于外賣的興起、餐飲企業受“三高一低”及去廚師化的要求,則從B端給了預制菜大行其道的機會。
“從B端來看,隨著外賣的興起,餐飲企業接單由線下變為‘線上+線下’,這就要求他們的一些菜品必須預制。近年來,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餐飲企業受到租金高、食材成本高、人工成本高及利潤低的影響,部分餐飲企業有了‘去廚師化’的需求,而工業化預制菜的出現,則可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王新磊表示。
除了B端和C端的強需求推動了預制菜的紅火之外,近年來,我國冷鏈運輸能力的提升以及美團買菜、叮咚買菜等零售企業的前置倉鋪設,則為“預制菜”的熱炒打下了基礎。
“食品行業早半步是正確、早一步則有可能成為引路石。可以說預制菜當下的‘熱炒’,可謂正當其時。”陳振杰說。
萬億預制菜賽道的河南機會
當下,預制菜大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國聯水產董事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目前我國預制菜市場存量空間約為3000億元,未來6——7年我國預制菜市場可以成長至萬億元規模,長期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
面對著萬億市場的新賽道,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四川等省市均喊出“大力發展預制菜”的口號。那么,作為農業大省、食品工業大省的河南發展預制菜有哪些優勢呢?
在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處處長趙拴成看來,發展預制菜,河南無論從食材、產業基礎、交通優勢還是市場容量,都具有其他省份不可比擬的優勢。
“首先,食品工業是河南的優勢產業,經過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河南已經具備了食品工業完整產業鏈的實力,尤其是誕生了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食品工業企業,比如雙匯、牧原、三全、思念、白象等,產業基礎雄厚。其次,依托食品工業的發展,在產業前端,無論是米、面、菜,河南都有屬于自己的行業品牌。再次,河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優勢明顯,物流優勢巨大,這對于食品這個對距離嚴格要求的行業來說,意義重大。最后,河南具有1億人口,鄭州人口超過1000萬,這樣的市場容量,都是河南發展預制菜的巨大優勢。”趙拴成表示。
王新磊認為,河南食品工業經過多年發展,整個產業鏈具備的標準化能力是不可小覷的。
“預制菜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全流程的標準化是重要因素。尤其是經過多年發展,河南食品工業全產業鏈的標準化程度很高,行業人才資源豐富,再加上區位交通因素,可以說河南發展預制菜,具有天然的比較優勢。”王新磊表示。
優勢只是條件,勝勢才是結果。對于河南來說,如何抓住當下預制菜大熱的風口,將優勢轉化為勝勢,才是當務之急。
對此,陳振杰表示,發展預制菜,行業企業在參與的同時,政府也要加大支持的力度,從政策上給予支持,從規劃上予以指導,避免“一陣風來、一陣風去”的局面,行業從業者,一定要有“熱潮之下的理性思考”。
“在預制菜產品上,河南預制菜要重點打造八大菜系的融合菜系。要利用河南豐富的特色美食資源,有序發展。”陳振杰表示。
對于河南預制菜的發展,胡建強則認為,河南地域面積遼闊,南北飲食差異很大,這反而為預制菜的全面開花,打下了基礎。
“河南北部的飲食以面食為主,南方以大米為主,南北飲食差異很大。在不同的口味喜好基礎上,河南各地形成了多種特色美食。因此,發展預制菜,首先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域特點,打造有自己風格,適合當地人口味的預制菜。可以說,把1億河南人的市場抓住,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胡建強表示。
坐擁“中國最大餐飲食材加工中央廚房產業園” 原陽能否成預制菜“行業頂流”?
對于當下正在“熱炒”的預制菜,如果說省與省之間的競爭是瞄準萬億賽道的主動布局的話,那么具有產業基礎的核心縣市,則是整個競爭格局當中單點突破的“最強引擎”。
從全國預制菜的大棋局來看,截至目前,廣東肇慶、湖南瀏陽、山東濰坊均提出要在當地打造預制菜產業園。
具體到河南,已經坐擁“中國最大餐飲食材加工中央廚房產業園”的新鄉原陽,也正在加緊布局,欲在預制菜領域謀得一席之地。
原陽,與鄭州隔黃河相望,擁有河南省面積最大的黃河灘涂和濕地。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造就了有著“中國第一米”之稱的“黃金晴”。
2013年,由河南省商務廳指導,河南省餐飲與飯店業協會與河南國基實業集團聯合開發的河南餐飲中央廚房產業園,落戶原陽縣產業集聚區。
至此,原陽的食品工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截至目前,原陽縣已經建成中國最大的餐飲食材加工中央廚房產業園。園區內擁有綠色食品企業64家,2020年全年完成營業收入52.72億元,同比增長67.5%,完成稅收1.44億元。
另外,為推動食品產品集群高質量發展,原陽投資3000萬元建設區域性食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為食品企業提供原材料及食品質量檢驗和監測。同時加強院校合作,與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聯合成立食品產業技術研究院,在產品研發、質量控制、智能化加工和冷鏈配送等環節開展不同維度的合作,實現校、政、企協作發展。同時,先后招引十多家印刷、包裝等下游配套行業的企業入駐,不斷優化產業,提高生產效能。
胡建強表示,對于預制菜生產企業而言,貼近原料端、擁有成套裝備、靠近包裝材料端、坐擁冷鏈物流體系、懷靠四通八達的區位交通、具有科研創新平臺支撐、外加人力資源優勢和優質的營商環境,定會產生一批有影響力的預制菜加工企業,吸引一批有聲譽的預制菜加工企業。
“原陽縣已具備上述要素,加上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較優的營商環境,以及也已形成的雄厚的產業基礎,可以說原陽喊出打造‘國內首家預制菜全產業鏈工業園’和‘中國(原陽)預制菜產業基地’的口號,不僅正當其時,更有無限可能。”胡建強說。
責編:楊志瑩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