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玉靜)2018年以來,在資管新規以及監管部門的指導下,信托業進入去通道、降非標的陣痛轉型期,正逐漸擺脫原有的路徑依賴。
3月22日,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經過近幾年調整,信托業務發展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尤其在通道類信托和融資類信托方面。其中以通道類信托為代表的單一資金信托,從2017年的12.00萬億元降至2021年年底的4.42萬億元,降幅達63.20%。
在投向方面,經歷行業調整,也發生了較大變化。2021年年底,全行業資金信托規模為15.01萬億元,總體表現出“工商企業穩、證券市場升,基礎產業、房地產、金融降”的變化趨勢。有專家認為,信托業此輪調整或將見底。
小標1:年度止跌 信托資產規模微增至20.55萬億
自2001年《信托法》頒布實施后正式步入主營信托業務的規范發展階段以來,信托業在經歷了2008-2017年高速發展之后,隨著“資管新規”和“兩壓一降”監管政策的出臺,自2018年開始進入負增長的下行發展周期。
3月22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四季度行業數據表明,行業下行態勢已經企穩,業務結構也發生顯著變化。
在資產規模方面,2021年四季度末,全行業信托資產規模余額20.55萬億元,同比增加600億元,同比增長0.29%,環比增長0.52%。增幅雖然不大,卻是信托業自2018年步入下行期以來的首年度止跌回升。
信托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自2017年達到26.25萬億元峰值以來,2018-2020年一直處于負增長的漸次回落中,3年間規模分別降至22.70萬億元、21.61萬億元和20.49萬億元,同比降幅分別為13.50%、4.83%和5.17%。這種下行趨勢在2021年前三季度出現了明顯的企穩跡象,到四季度實現了止跌回升。
在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逐漸下滑的過程中,信托業整體營收水平表現較為平穩。2021年年底,全行業實現經營收入1207.98億元,相比上年末1228.05億元略降1.63%。事實上,自2018年調整以來,雖然信托資產規模降幅較大,但信托業經營收入一直保持了相對平穩態勢,4年間有增有減但同比增減幅度均不大。
利潤總額在經歷了連續下跌后,在2021年得以企穩回升。2021年年底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601.67億元,同比增長了3.17%,同時實現人均利潤199.22萬元,同比增長了1.43%,雖然增幅不大,但同樣是2018年以來首年度實現正增長。
小標2:去通道成效明顯 單一資金信托下降7.58萬億
在行業調整的4年中,信托來源也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去通道”成效明顯。
單一資金信托加速下降。2021年年底,單一資金信托規模降至4.42萬億元,比上年末壓降1.72萬億元,降幅達28.00%;占比降至21.49%,比上年末下降8.45個百分點,規模與占比的年度降幅均為近年來最大。與2017年12.00萬億規模和45.73%占比相比,單一資金信托4年間規模總計下降了63.20%,占比總計下降了24.24個百分點,到2021年年底規模和占比在三大信托來源中均已從2017年位居第一降至居于末尾。
集合資金信托繼續穩步增長。2021年年底,集合資金信托規模增至10.59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10%,占比提升到51.53%。與2017年9.91萬億規模和37.74%占比相比,集合資金信托4年間規模總計增長了6.91%,占比總計提升了13.79個百分點。自2019年以來,集合資金信托在三大信托來源中均一直穩居第一,成為本輪調整以來穩定信托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在管理財產信托方面,截至2021年年底,管理財產信托規模增至5.54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36萬億元,增幅高達32.53%;占比進一步提升到26.98%,比上年末上升6.56個百分點,規模與占比增幅均為近年來最大。
與2017年4.34萬億元規模和16.53%占比相比,管理財產信托4年間規模總計增長了27.77%,占比總計提升了10.45個百分點,到2021年年底無論是規模還是占比,在三大信托來源中,首次超過了單一資金信托,位居第二,成為本輪調整以來穩定信托業發展的新生力量。
從信托管理功能來看,信托同樣發生了深刻調整。
2018-2021年間,主動管理信托呈現持續上升趨勢,事務管理類信托呈現持續下降趨勢,但無論是主動管理信托還是事務管理類信托,其內部結構也在持續發生分化,主動管理信托中的融資類信托加速下降,投資類信托則持續上升,事務管理類信托中的通道信托加速下降,而服務信托則快速上升。
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主動管理信托(融資類+投資類)規模增至12.0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91%;占比提升到58.80%。
具體到融資類信托,2021年年底,融資類信托規模降至3.58萬億元,比上年末壓縮1.28萬億元。與2019年峰值相比,兩年間融資類信托規模總計壓降了2.25萬億元,降幅總計達38.60%,占比總計回落了9.57個百分點,壓降成效顯著,已不再是主動管理信托中的主導產品。
與之相對應的是,投資類信托自2018年以來一直持續增長,4年間規模總計增長37.80%,占比總計提升了17.87個百分點,2021年年底投資類信托規模已增至8.50萬億元,占比已增至41.38%,已經成為主動管理信托中的主導產品。
小標3:非標轉標推動 資金信托投向證券市場占比大幅提升
2021年年底,全行業資金信托規模為15.01萬億元,在投向上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總體說來,在2018-2021年間,資金信托表現出“一穩、一升、三降”的變化趨勢。
資金信托投向工商企業的占比保持相對平穩。2021年度資金信托投向工商企業的占比小幅下降為27.73%,同比下降了2.68個百分點,但在所有投向中的占比仍然最高,穩居第一。
受資本市場發展、資管產品非標轉標、投資者需求多元化等因素影響,資金信托投向證券市場的占比自2020年開始大幅提升,2020年年底占比為13.87%,同比提升2.95個百分點,2021年年底占比更是達到22.37%,同比大幅上升8.50個百分點,在所有投向中的名次也從2020年的第五躍至第二,成為僅次于工商企業的投向。
資金信托投向基礎產業、房地產和金融機構三大領域的占比呈現持續下降勢頭。
信托業在2008-2017年10年間的高速發展階段,主要業務是產品化、剛兌化的“融資類信托+通道信托”,主要功能是發揮私募投行功能。
中國信托業協會專家理事周小明認為,這種發展模式彌補了當時融資金融體系的不足,并契合了金融創新的需求,具有客觀的市場基礎和政策空間,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隱患,注定不可持續。隨著“資管新規”和“兩壓一降”監管政策的出臺,信托業自2018年開始不得不進入轉型發展的艱難調整時期。
“經過4年的調整,信托業新舊發展動能的轉換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均衡的臨界點,即新業務的增長規模已經可以兜住舊業務的壓降規模,而且新業務的增速已經呈現出高于舊業務降速的趨勢。2021年度信托資產規模的止跌回升、經營業績的企穩回升,在很大程度上也印證了這個臨界點已經顯現,它意味著信托業本輪調整或將見底,從而成為信托業新發展階段的一個起始點。”周小明表示。
責編:邵宇翔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