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鄉市區城建項目“387”工程
2022年實施市區城建項目總投資約172.4億元,3大類,80個項目,年度計劃完成投資70億元,2月份集中開工39項,6月份集中開工41項。
道路及附屬工程40項,投資136億元
主要有科隆大道東延、和平大道南延等外延道路項目7項、斷頭路項目13項、區域道路項目17項、橋梁項目1項、附屬設施項目2項。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7.2億元。
排澇治污工程20項,投資13.2億元
主要有雨水泵站項目7項、污雨水管網項目13項。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3.2億元。
環境治理提升工程20項,投資23.2億元
主要有園林綠化10項、環衛設施8項、老舊小區改造1項、沿街樓體亮化1項。年度計劃完成投資9.6億元。
前幾天,投資數百億元的一批城建、交通、水利項目在新鄉市集中開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帶隊參加,培土奠基。這批重在提升城市品質、補齊功能短板的基建項目,緣何備受重視?相關人士介紹,一是要形成重大項目密集開工之勢,激活發展動能,強化對“開門紅”“全年紅”的有力支撐;二是要持續補齊基礎設施功能短板,夯實惠民生載體,提升百姓幸福指數;三是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彰顯經濟長遠的潛力,堅定外來客商“十四五”乃至更長周期投資新鄉的信心決心。
補短板 除隱患
在市政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陳闖看來,新建一批泵站,將大幅提升城區雨水排放能力,大大緩解積水問題,但并不能由此斷言,不論下多大的雨都不會“看海”。
去年“7·21”暴雨期間,菏寶高速新中大道立交區域積水嚴重,新中大道長期通行受阻,菏寶高速上下口斷行,嚴重影響了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建設雨水泵站迫在眉睫。
作為主城區北部片區排澇治污項目重要組成部分,新建的菏寶高速立交泵站及配套工程項目占地面積8.87畝,泵站設計流量為12立方米/秒(其中立交泵站3立方米/秒),建設內容包含高低壓配電室、配套用房、立交泵房、片區雨水泵房。這座位于新中大道與菏寶高速西北區域的民生工程,建成后有望讓水漫新中大道的情形成為歷史。
陳闖認為,平原地帶城市的雨水幾乎全靠泵站抽排,出現積水問題,和雨量、泵站流量、管網配套、地勢等多種因素有關。如果排水設施建設完善,即使雨量過大,超出泵站設計流量,雖然會出現積水現象,但消退的時間會大大縮短。
據了解,今年2月份開工的城市北部片區排澇治污項目,含創業路雨水泵站、宏力大道衛河雨水泵站、菏寶高速立交雨水泵站3個工程,共投資約5.68億元。目前,這3個項目已進場,大學城片區排澇治污項目新延路東孟雨水泵站正在完善相關手續。這幾個項目實施后,將有效解決中心城區大到暴雨部分片區內澇嚴重的問題。
市住建部門工作計劃顯示,今年補齊功能短板的另外一項重點工作是,完善污雨水管網。年內新建新延路(東明大道—東孟姜女河)雨水管網、東明大道(新延路—新中大道)排水管網、和平大道(建設路—北環路)污水管網等13個管網項目,提升部分路段排水能力。目前,正在履行招標手續。
城向南 重暢連
按照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新鄉市堅持南向發展戰略,把鄭新一體化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動力源、引爆點,積極構建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增長極、縣城和鄉鎮為重要節點、多層次交通路網為連接主干的現代城鎮體系。
市住建部門負責人介紹,我市堅持交通先行,對接“四縱四橫兩環”的高速公路網、“七橫十五縱三環”的市域干線公路網,實現城市路網與鐵路、高速、國省干道的互聯互通。謀劃和平大道南延、新中大道南延、經八路南延、解放大道南延等7條南向道路,將新鄉市中心城區以及新鄉縣、原陽縣、平原示范區串聯起來,形成城際交通快速路通道,打通南向發展的交通瓶頸。
該負責人表示,在優化布局、拉大框架方面,發揮中心城市在市域協同布局中的統籌引領作用,著力構建“一主兩翼多點”的市域空間布局。即中心城區要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質、形成特色,帶動平原示范區、原陽縣、新鄉縣南向發展,輻射衛輝市、輝縣市、獲嘉縣和長垣市、延津縣、封丘縣“兩翼”協同發展。
具體措施有二:一是加快對外連接道路建設。實現中心城區與周邊縣(市)30分鐘交通圈,推進科隆大道東延、宏力大道東延、向陽路東延、解放大道南延、和平大道南延、南外環西延、牧野大道北延,實現中心城區周邊縣(市)、區的路網互聯互通。
二是完善中心城區路網體系。包括兩個方面:打通斷頭路,2022年計劃打通友誼路、豐華街、紡織路等13條斷頭路,目前,正履行項目前期手續。
完善重點區域道路,2022年以完善電波科技城、高鐵站、衛源湖等區域的路網建設為重點,加快新四街、寶泉路、東十路、站前一街、站前二路等35條道路建設,形成完整片區路網結構。目前,新四支路已完成招標,站前一街等6條高鐵站區域的道路項目已完成工程量清單評審,其余重點區域道路正在進行資金平衡測算。
大民生 傾力干
今年城建工作緊盯高質量發展目標,緊緊扭住鄭新一體化發展龍頭,按照“融合鄭州、南向發展,優化布局、擴大框架,補齊短板、完善功能,更新城市、提升品質”的總體思路,謀劃實施總投資約172.4億元的“387”工程。
記者了解到,今年新鄉市實施城市更新戰略,加快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系統性、片區式合理劃分更新單元,采用“BOT+EPC”的建設模式,完善土地、規劃、金融、財稅等政策體系,推動城市結構優化調整、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同志介紹,一是開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大推進力度,強化政策支持,2022年擬改造城鎮老舊小區87個,投資2.7億元,涉及居民11386戶、房屋278棟,建筑面積97.05萬平方米。
二是實施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深入推進城中村(棚戶區)改造,轉變以往單個項目、碎片化改造方式,2022年全市共謀劃實施新建項目20個(紅旗區4個、牧野區6個、高新區1個、鳳泉區2個、衛濱區3個、經開區3個、平原示范區1個),新建項目計劃總投資1258億元,2022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24億元。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段安堂表示,住建部門將進一步強化“項目為王”理念,堅持項目工地就是陣地、現場就是考場、進度就是尺度,一切圍著項目轉,緊緊盯著項目干,以嚴的要求、實的作風、優的服務促進項目早建成、早投用、早達效。
段安堂在項目開工發言中表態要做到“三高”,即高強度推進項目,建立項目、任務、責任“三個清單”,明確任務節點,倒排建設工期,實行現場辦公、例會調度、考核通報,始終保持強力推進的工作姿態。高標準保障項目,增強工作預見性,整合各類資源,提升辦事效率;厘清并壓實轄區和部門責任,掃清項目推進的障礙壁壘,確保項目各階段有序銜接。高質量建設項目,全面落實現場管理、安全生產、揚塵防控等措施,嚴把施工組織關、管理關、工藝關,實施項目施工全周期監管,著力打造民心工程、精品工程、百年工程。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3-01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