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吳春波)日前,證監會開出了2022年“一號罰單”,山東知名肥料上市企業金正大(即ST金正)因財務造假問題被證監會處罰,實際控制人萬連步被罰10年市場禁入。
根據證監會調查結果,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金正大及其合并報表范圍內的部分子公司通過與其供應商、客戶和其他外部單位虛構合同,空轉資金,開展無實物流轉的虛構貿易業務,累計虛增收入230.73億元,虛增成本210.84億元。
此外,證監會還對金正大的實際控制人及其他7位相關責任人罰款合計755萬元,并對其中3名主要負責人采取市場禁入措施。
4年累計虛增收入超230億元,
虛增成本超210億元
根據證監會網站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明,金正大存在通過虛構貿易業務虛增收入利潤、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及關聯交易、部分資產、負債科目存在虛假記載等“三宗罪”。
在虛增收入利潤方面,金正大及其合并報表范圍內的部分子公司通過與其供應商、客戶和其他外部單位虛構合同,空轉資金,開展無實物流轉的虛構貿易業務,于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期間,累計虛增收入約230.73億元,虛增成本約210.84億元。
其中,在2015年全年~2018年上半年虛增利潤總額分別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12.20%、99.22%、48.33%、28.81%,這也導致該公司披露的《2015年年度報告》《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年度報告》和《2018年半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在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及關聯交易方面,金正大未按規定披露其與諾貝豐(中國)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貝豐)的關聯關系及關聯交易。其中,金正大與諾貝豐之間的關聯關系披露不準確。金正大對其與諾貝豐之間的關聯資金往來披露不準確;金正大也未按規定披露其與富朗(中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諾泰爾(中國)化學有限公司的關聯關系及關聯交易。
在部分資產、負債科目存在虛假記載方面,主要包括虛減應付票據、虛增發出商品等。這也導致ST金正《2018年年度報告》《2019年半年度報告》《2019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據此,證監會認定,金正大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總經理萬連步全面負責決策、組織實施違法行為;時任金正大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李計國,時任金正大財務部經理、財務中心總監唐勇組織、參與違法行為,未盡勤勉盡責義務,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萬連步、李計國的違法情節較為嚴重,唐勇的違法情節嚴重。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證監會決定對金正大及其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萬連步等8名相關責任人合計罰款755萬元,同時對萬連步、李計國、唐勇3名主要負責人分別采取10年、5年、3年市場禁入措施。
違規細節披露,
金正大造假套路曝光
實際上,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還披露了金正大違規的部分細節。
例如,在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及關聯交易方面,萬某君系金正大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萬連步的妹妹。萬某君通過直接持有或者通過他人代為持有方式,持有諾貝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貝豐投資)100%股權,并能夠對諾貝豐投資實施控制,然而金正大對其與諾貝豐關聯關系披露不準確。
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同時還披露了金正大虛減應付票據和虛增發出商品的“套路”。
在虛減應付票據方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金正大作為出票人和承兌人,通過4家銀行向臨沂凡高農資銷售有限公司等7家參與前述虛構貿易業務的公司開具商業承兌匯票,累計金額10.28億元。
但在后續的處理中,金正大對其開具的上述商業承兌匯票未進行賬務處理,導致《2018年年度報告》中虛減應付票據、其他應收款9.28億元,《2019年半年度報告》中虛減應付票據、其他應收款10.28億元。
在虛增發出商品方面,為解決大額預付賬款余額和虛假暫估存貨余額,消化存貨盤虧問題,金正大通過領用虛假暫估入庫的原材料和實際已盤虧的存貨、虛構電費和人工費等方式虛構生產過程,虛增產成品25.44億元,并通過虛假出庫過程,計入發出商品科目。
同時,金正大還將從諾貝豐虛假采購并暫估入庫的6.53億元貨物也計入發出商品科目,最終形成發出商品31.97億元。上述情況導致金正大《2019年年度報告》虛增存貨31.97億元,虛增利潤總額1.42億元,虛增負債(其他應付款/應付職工薪酬)1435.84萬元。
昔日肥料大王,
爆雷后已連續三年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金正大成立于1998年,于2010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主營復合肥、緩控釋肥、水溶肥、生物肥、土壤調理劑等土壤所需的全系產品及為種植戶提供相關的種植業解決方案,由于復合肥銷量多年保持行業第一,金正大也被業界稱為“肥料大王”。
2012年到2018年間,該公司凈利潤變化雖有波動,但總體保證持續盈利狀態,且利潤規模相對穩定。直到2019年4月份,金正大的2018年年報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具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指出該公司以預付購貨款的名義,與關聯方諾貝豐發生大額資金往來。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預付款余額為37.14億元,截至審計報告日尚未收到貨物,因審計范圍受限,會計師無法判斷預付款項的性質及可收回性。同時,該公司與日照昊農貿易有限公司、臨沂綠力商貿有限公司等單位存在同樣問題。
在隨后的調查中,金正大一系列財務造假問題被曝光,相關責任人也被出具警示函措施。
2019年,金正大出現了上市以來首虧,實現凈利潤為虧損6.83億元。此后一年2020年,該公司虧損擴大至33.66億元。而與之對應的股價,則從業績爆雷前的8.28元/股降至1.02元/股。
連續兩年虧損之后,金正大簡稱也從2020年7月1日起變更為“*ST金正”,直到2021年12月29日才撤銷,簡稱變為“ST金正”。
根據該公司2022年1月份發布的業績預告,ST金正預計2021年度實現凈利潤為-6.8億至-3.6億元。
責編:陶紀燕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