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賈永標 文 朱哲 攝影)2月14日,建業集團召開媒體懇談會,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副董事長王俊、副總裁代紀玲等高層出席。會上,胡葆森對近期建業組織架構調整進行了回應。
“目前,行業正在向管理紅利轉變,即使沒有特大暴雨和3次疫情,建業集團內部也需要改革,我們不能把企業遇到的困難都推向外部變化、行業變化、資本市場變化。”胡葆森感慨地說道,從中原建業上市算起,建業集團已經有4家上市公司,加上建業集團總部僅5個總部就超過了1000人,故5級管理架構顯得有些臃腫、效率低下。
在他看來,建業作為戰略導向型企業,外因和內因都要求建業集團因勢而變,順勢而為。目前總部機構編制壓縮,鼓勵員工去一線公司、項目公司鍛煉,總部員工對此也是積極響應,深刻認識到組織變革的背景和需要。
談及變革后建業的規劃與期許,胡葆森表示,未來建業要做少、做小、做好,并且在做少、做小、做好的前提下,做精、做新、做快。
何為少?胡葆森說,“少”就是要盡量不要再開辟新的賽道,把過去已經開的大大小小的賽道,能合并的合并,能關閉的關閉。賽道當然不是越少越好,至少在眼下這種形勢下,在難關還沒有過去的時候,不適合再開辟新的賽道。
“小”在胡葆森眼中,就是不要再追求規模的增長。就銷售規模而言,建業從100億到200億用了四年時間,但從200億到1000億增長了三四倍,只用了三年時間。胡葆森稱,發展速度太快了,反而快得讓自己都有點擔憂。目前,中央也號召,民企主要以專精特新為自己發展的主導思想,所以現在調整還來得及,不要再追求規模的過快增長。
對于“好”,胡葆森表示,只有做少了、做小了,才有可能做好。老想著做多、做大,是很難做好的。所以在做少、做小的前提下,要把企業做得越來越好。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是要堅持創新。
他還提到,所謂“做精、做新、做快”,就是效率,因為減少層級就是要快。據胡葆森介紹,這次建業對一線、對城市公司的老總要求更高了,城市公司和專業公司加在一起有超過40個崗位變動,接近一半的人都是履新,換了新的崗位。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