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段偉朵 )連日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陸續發布2021年經濟運行數據。從總量上看,河南GDP總量為58887.41億元,在中部六省中繼續保持“領跑”狀態;從全國范圍看,包括廣東、江蘇等多個省份跨上新的萬億級門檻,北京、上海GDP均突破4萬億元,成為我國頭兩個GDP“破4”的萬億之城。此外,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通過梳理了解到,目前,河南省“一正兩副”城市均已公布2021年經濟運行數據,發展潛力如何?一起來看看。
【統計】
全國31個省份公布GDP
13省(市)增速不低于全國均值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結果:全年GDP達11436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1%,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連日來,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梳理各省份統計局公布數據及政府工作報告發現,多個省份一方面科學統籌疫情防控,一方面有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
從同比增速看,有13個省份跑贏或持平于全國8.1%增速。其中,2020年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湖北“跑步”復蘇,全年GDP增速達到12.9%,居全國第一;海南全年GDP增速達11.2%,緊隨其后;山西、江西、江蘇分別為9.1%、8.8%和8.6%,北京、浙江均為8.5%,山東、安徽、重慶均為8.3%,四川為8.2%,上海、貴州均為8.1%。
【特點】
我國誕生首個12萬億級別大省
河南GDP總量穩居第五
從經濟總量看,廣東繼續穩居全國首位,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4369.67億元,成為我國首個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2萬億元的省份,這也是廣東GDP連續33年居全國第一。江蘇緊隨其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6364.2億元,比2020年增加1.36萬億元,增量首次突破萬億元且創歷史新高。
通過統計數據可以看到,在總量上實現重要突破的還有上海和北京,兩座城市2021年全年GDP總量均首次突破4萬億元大關,成為我國頭兩個GDP“破4”的萬億之城。
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災害等因素對河南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河南省攻堅克難、頂壓前行,推動經濟保持逐步恢復、穩定向好態勢,2021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58887.41億元,繼續穩居全國第五位。此外,四川、湖北也邁進“5萬億俱樂部”。
此外,山西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2萬億大關,達22590.16億,甘肅首次登上萬億臺階,達到10243.3億。在已公布數據省份中,海南、寧夏、青海、西藏四地GDP總量仍低于1萬億元。
【中部】
2022年經濟增速目標幾何?
中部六省4地定位7%上下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部地區人口占25.83%,與2010年相比,中部地區下降0.79個百分點。不過,從經濟發展態勢與產業布局來看,中部六省各有特色。
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2年主要預期目標是:經濟增長7%,研發經費投入強度1.96%以上,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進出口總額保持平穩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在產業布局方面,河南省提出,要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做強先進制造業,立足電氣、礦山、盾構、起重機械、軸承、農機等優勢領域,推動傳統裝備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聚焦品牌高端、生態有機、質量安全,做強綠色食品產業;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方向,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等。
河南省統計局方面分析,2022年河南發展依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總體有利,經濟持續恢復,增長潛力巨大,重大戰略疊加效應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優勢不斷擴大,經濟運行有望保持在合理區間。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梳理發現,與河南省類似,將2022年增速設定在7%上下的還有3個省份,不過具體表述略有差別,其中,湖北省定位7%左右,安徽省與江西省定位為7%以上。另外,湖南定位6.5%以上,山西省定位6.5%左右。
可以看到,湖北省2021年經濟發展重回“主賽道”,“一主”“兩翼”進一步壯大,武漢城市圈經濟總量跨越3萬億,達到3.01萬億元,位居全國省域城市圈第一位。不過,受疫情沖擊,湖北省近兩年平均增速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總體仍處于“復元氣、補損失”階段。湖北省提出,2022年將更大力度擴大有效投資,全年投資增長10%以上;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力爭培育國家級領航企業10家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00家以上、市場主體100萬戶以上。
湖南省則提出,2022年要全力培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以打造“三個高地”集聚創新要素,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創新引領力、提升數字驅動力、提升“五好”園區支撐力,抓好十大技術攻關項目,不斷增強創新力和競爭力,著力搶占發展制高點。
【河南】
“新晉”副中心城市南陽
經濟總量首次突破四千億元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梳理發現,近日來,河南省部分省轄市統計局也陸續公布了2021年主要經濟指標。就已公布數據看,“新晉”副中心城市南陽2021年增速達到了9%,經濟總量首次突破四千億元。
鄭州市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鄭州市生產總值12691.02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2021年鄭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89.21億元,同比增6.2%;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6281.53億元,較年初增5.1%;金融機構貸款余額31366.47億元,較年初增10.3%。
洛陽市統計局公布2021年洛陽市經濟運行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5447.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項目建設推進方面,全年全市新開工項目1511個,同比增加519個。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644個,同比增加174個。新開工項目本年完成投資增長11.1%。
據南陽市統計部門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南陽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342.22億元,同比增長9%,經濟總量首次突破四千億元,穩居全省第三位。經濟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2.7個百分點,躍居全省第二位。南陽緊緊圍繞建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重大戰略契機,加快推進“一二三五十”工作布局,加快高質量高效率跨越發展,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關于GDP】
GDP是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季度GDP是以生產法為基礎核算的結果。
生產法是從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貨物和服務價值中,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貨物和服務價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種方法。國民經濟各行業生產法增加值計算公式如下: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將國民經濟各行業生產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
責編:楊志瑩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