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消息】1月26日,洛陽市統計局公布2021年洛陽市經濟運行數據。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5447.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兩年平均增長3.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1.0億元,同比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2378.7億元,同比增長0.4%;第三產業增加值2807.4億元,同比增長8.4%。
農業生產總體平穩
聚焦推進鄉村振興,大力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全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98.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7.1%。糧食生產保持穩定,全年糧食總產量達241萬噸。其中,夏糧產量122.6萬噸,秋糧產量118.5萬噸。全年蔬菜及食用菌、瓜果、中藥材產量同比分別增長0.4%、4.6%和2.4%。
工業生產平穩向好
扎實推進“萬人助萬企”活動,工業生產平穩向好。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9個工業行業大類中25個行業保持增長。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家具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0%、20.9%,6.4%、6.4%、8.5%和20.6%。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3.4%、7.5%。企業效益快速增長,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65.8億元,同比增長52.6%。
服務業發展支撐有力
統籌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競爭力顯著提高。全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高于GDP增速3.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9.4%,占GDP比重達51.5%,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增長22.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0%,批發和零售業增長6.2%,住宿和餐飲業增長5.1%,分別拉動服務業增長2.2、0.9、1.1和0.2個百分點。全年全市貨物運輸量、周轉量分別增長33.7%、41.0%;郵政、電信業務總量分別增長31.4%、36.0%。
項目建設持續推進
堅持項目為王,加快推進“三個一批”和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全市新開工項目1511個,同比增加519個。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644個,同比增加174個。新開工項目本年完成投資增長11.1%。新動能更加充足,全年全市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6.0%。全年全市建筑業總產值完成1329.5億元,同比增長8.9%。
消費活力穩定恢復
著力穩定市場供應,推動消費提質擴容。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91.2億元,同比增長8.8%。按經營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市場共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987.0億元,同比增長8.8%;鄉村消費品市場共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04.1億元,同比增長8.7%。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收入1961.2億元,同比增長9.3%,餐飲收入330.0億元,同比增長5.8%。
對外貿易再創新高
全年全市進出口總值達232.4億元,自2018年以來,連續4年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0.4%。其中出口190.2億元,增長10.4%;進口42.2億元,增長103.1%。
財政金融平穩增長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97.9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稅收收入257.9億元,增長3.8%,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64.8%。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和為12705.6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各項存款余額6740.5億元,增長4.5%;各項貸款余額5965.1億元,增長8.7%。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比為88.5%,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
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1.4萬人,完成省定目標的116.8%,完成市定年度目標的103.6%,失業人員再就業2.3萬人,完成省、市定年度目標的128.6%;困難人員實現就業0.9萬人,完成省、市定年度目標的147.8%。城鎮登記失業率3.93%,低于省定目標0.57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
據國家統計局洛陽調查隊統計,全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呈現“五漲三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0.5%,居住上漲0.7%,交通和通信上漲3.1%,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4.6%,醫療保健上漲1.0%;衣著下降2.5%,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務下降0.7%。
總的來看,2021年全市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積極因素持續積累。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依然錯綜復雜,國內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壓力,疫情散發對經濟恢復的影響仍將持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還需進一步夯實。下一步,全市上下要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堅持以創新引領發展,扭住產業發展、城市提質、鄉村振興“三項重點工作”,用好科技創新、改革開放、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三個重要抓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質提速,主動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促進社會大局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編:陶紀燕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6
頭條 22-01-25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