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再簡單點,微波本身并不能產生熱,微波爐之所以能加熱食品,實則是利用其內部的磁控管,將電能轉變成微波,以2450MHz的振蕩頻率穿透食物,這種震蕩的宏觀表現就是食物被加熱了。
宏觀上來講,細菌也是由、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無機物等復雜化合物構成的一種凝聚態介質。既然食物可以被加熱,那么從原理上來說,各種細菌同樣也可以,微波的可吸收性、致熱性、可透射性可以加熱細菌,從而破壞細菌結構。
根據廣東省衛生防疫中心的一份檢測報告顯示,格蘭仕光波爐對食物有殺菌功效:牛奶樣品人工污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水樣品人工污染大腸桿菌,加熱3.5分鐘殺菌率達100%;對生豬肉、生魚肉、生牛奶和自來水樣品中自然污染菌,加熱3.5分鐘和10分鐘,殺菌率達100%;對豬肉和魚肉樣品人工污染沙門氏菌,加熱10分鐘殺菌率達100%。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微波爐的確能有效殺菌消毒,那么用微波爐消滅活病毒,這真的靠譜嗎?面對冠狀病毒,微波爐真的可靠嗎?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指出,根據對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冠狀病毒對熱敏感,56°C保持30分鐘可有效滅活病毒。從這點上來說,高溫的確能有效殺滅活病毒,但我們再回到微波爐加熱的原理上來,由于病毒粒子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內部沒有水分子,這也就是說,即便是病毒吸收率微波,但少了內部水分子的高溫作用,用微波爐殺滅活病毒可能是我們真的想多了。
總的來說,微波爐對于細菌的殺滅效果是有效的;但對于病毒,則不一定。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