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在摘要中,作者就明確寫道:“以導師程國棟院士夫婦的事例為例,闡述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描述了他們攜手演繹的人生大道……”
該文章于2013年發表在了由中國科學院主管的學術期刊《冰川凍土》中。據中國青年報,文章作者徐中民是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員,而其文中提到的“導師”則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程國棟,后者同時擔任《冰川凍土》的主編。
今天中午,《冰川凍土》官方微信公號發布《撤稿聲明》稱,經報編委會審核,決定對該文撤稿,并就審核不嚴鄭重致歉。
據澎湃新聞報道,文中提到的“導師”也就是《冰川凍土》主編程國棟接受采訪時表示:
“我2011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后對期刊的關心很少。這兩篇文章的發表我事先一無所知,但作為主編事后沒做任何處理,應負重要責任。我已正式向領導申請引咎辭職,辭去主編的職務,并對由此造成的不良影響,誠懇地向廣大讀者道歉!”
導師的崇高感
師娘的優美感
《理論與實踐(I)》共分為“美與道”“導師的崇高感”“師娘的優美感”“生活之美與人生大道”以及“結論”5個章節,徐中民在文中多次闡述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文章第一部分,作者先分析了“美與道”,認為“求道和尋美是一致的,如果你能找到大道,也就尋到了大美”。
那么,如何尋美和求道呢?要找到一個具備崇高感和有美感的“佳人”!
作者發現,這個“佳人”其實就是自己的導師和師娘,因此迫不及待希望能夠寫一篇文章,將這樣的真理傳播開來。
文章的第二部分,導師的崇高體現在處事有道:導師提倡十年鑄一劍,他的見識像天路一樣高遠而深邃;導師提倡江海納百川,他的胸懷就像大海一樣寬廣而平靜;導師倡行長空揮彩筆,他的精神就像時空一樣玄妙而永恒……
“如果這都不心生崇高感,那就只能歸入麻木,缺乏悟性的行列。”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