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著名三甲醫院的ICU主任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關于醫保的另一個大背景在于,絕大多數醫院到了年底,由于醫保資金緊張,會限制預后不好的病人的收治。另一位三甲醫院的醫生也表示,對于這種高齡、生活質量差的病人,加上醫保的考量,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醫院的收治決策,這種矛盾在急診科顯得更為明顯。
民航總醫院那位不愿具名的醫生稱,該院或許也會有這樣醫保資金緊張的情形,但很少因為醫保限額而不收病人,可能的措施是讓患者在門診做一部分檢查,以減少病人收治后住院部的資金壓力。而住院部是否收患者,決定權在于各個專門科室的負責人,各科室專家對病人進行會診后,決定是否收入相應科室。
楊文還有論文待發表
在傷醫事件發生后,曾擔任楊文在職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高血壓科主任醫師孫寧玲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長文,深表對楊文的哀思。孫寧玲29日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稱,楊文2011年在職碩士研究生畢業。讀研期間,常常奔波于民航總醫院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之間,經常在民航總醫院急診科下了夜班,上午九點左右就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她一起出診,并跟隨她一起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病情、采集樣本數據。
孫寧玲說,比起她的很多其他學生,因為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楊文顯得成熟、穩重,做學問也嚴謹、認真,有時候會為了一個數據弄到很晚,“比那些年輕人更加讓我覺得放心。”碩士畢業后,因為有著高血壓方面的深入研究,楊文還在急診工作之余在民航總醫院開設了高血壓門診,孫寧玲能感受得到楊文對醫學的熱愛。
楊文1987年考入首都醫學院(今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92年畢業后就分配到民航總醫院,工作27年,在急診崗位堅守了22年。在孫寧玲印象里,楊文說話總是笑嘻嘻的,她的笑很甜美。據孫寧玲介紹,楊文有一個品學兼優的兒子,在其讀高中時就在研究如何用數學、物理的理論去解釋血壓的機制。目前楊文的兒子拿著全額獎學金在國外大學讀書。
孫寧玲最后一次見到楊文是在今年國慶節期間,楊文拿著好吃的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大家聊天。她還有一篇關于高血壓的論文尚未發表,正交予孫寧玲修改。楊文家中還有70歲左右的母親。據民航總醫院醫生稱,楊文的母親已經被接到民航總醫院照料。29日上午,前來民航總醫院悼念楊文的民眾依舊絡繹不絕,鮮花擺滿了急診科一側的整個門廳。
(本文中孫英為化名)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