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已經寫了122萬余字
宋杰書介紹,他之前一直在上海一家公司從事標準化體系相關工作,直到小峰確診后,他從已經工作了8年的單位辭職,回到淮安照顧小峰。“因為小峰生病,人太小了,而且在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他媽媽一個人沒法照顧,后來我就回到了老家。”
直到2017年9月,小峰病情穩定后,為了維持家庭正常運轉,宋杰書便又回到了上海,去了一家企業工作。回到上海后,宋杰書說,孩子媽媽每天會將小峰的情況記錄在本子上,然后拍照發給他,等到晚上工作之余,宋杰書便會把小峰一天的情況整理出來,寫成當天的日記。
除了在電腦中記錄以外,宋杰書也會把日記分享到個人公眾號等平臺上,也有人在看了日記后來給他留言,表達對他的支持以及敬意。
宋杰書說,從小峰生病的第一天起,他便堅持寫日記,沒有間斷。直到12月20日,宋杰書為兒子寫下的“抗癌日記”已經有122.7萬余字。
“每天寫就表示他還在我身邊”
宋杰書對北青報記者說,目前小峰的病情相對穩定。在小峰生病初期,醫生曾提出要做骨髓移植,“但當時骨髓配型都沒有配上,在骨髓庫中也沒有找到,所以就沒有走這一步。”
今年,小峰成為了一名一年級的新生。盡管和其他同齡人相比,小峰的體質要差一些,但在宋杰書的日記中,北青報記者看到,小峰堅持說:“我要認真學習考大學,不認真學習將來沒有本領。”宋杰書表示,相比于學習成績等其他方面,他對于小峰最大的愿望還是希望他能真正徹底康復。
對于“抗癌日記”在網上受到的關注,宋杰書認為,他看到的很多患兒父母都很辛苦,只是他用這樣的方式來記錄下小峰每天的生活。“寫抗癌日記的初衷非常簡單,就是覺得‘每天寫就表示他還在我身邊’。”他說,希望小峰將來也能多讀讀這些日記,看到一家人為戰勝病痛所做出的努力。(記者 郭琳琳)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