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誘惑
奧秘無窮
火星,這顆距離地球最近5000多萬公里、最遠4億公里的行星,一直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鹦翘綔y,可以說是當前國際前沿的科技創新活動。
對外太空和地外生命的好奇是人類探索火星的一大動力。火星環境與地球環境有一定相似性,使人們對火星探索一直抱有濃厚興趣。多年來,關于火星的科幻作品層出不窮, 從兒時熟悉的“馬丁叔叔”,到近年熱映的《火星救援》,火星寄托著人類無數太空夢想。
專家表示,研究火星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啟示?;鹦鞘翘栂抵信c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火星不僅有大氣,也有適宜的溫度,還有著和地球相似的自轉周期。研究火星與地球的異同,互為參考,是極具價值的基礎研究。
2018年,有國外媒體發表文章稱,科學家在火星南極冰蓋下發現了液態水存在的證據。這一發現再次點燃了人們對于火星這顆紅色星球的探索熱情。有科學家曾從5個方面分析了火星探測的科學意義,如探索火星上的生命存在,研究火星磁場長期演變,研究火星的大氣和氣候的演化過程,對火星地形、地貌特征與分區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務實開放
坦誠真摯
當日的試驗觀摩活動既是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也是中國務實開展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舉措。中國國家航天局共邀請了法國、意大利、巴西等19個國家的駐華使館的大使及使節,歐盟、非盟駐華使團、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的代表和中外媒體記者約70人蒞臨活動現場,充分展示了中國航天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開放姿態。
事實上,中國航天發展60年來,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已經與4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40余份航天合作協定。
比如,我國與法國聯合研制了中法海洋衛星、天文衛星;與意大利聯合研制了中意電磁衛星;與巴西聯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資源系列衛星,被譽為“南南高技術合作”的典范。
在嫦娥四號任務中,中國與德國、荷蘭、瑞典、沙特、俄羅斯、阿根廷等國開展了積極的國際合作,并于今年4月發布了關于嫦娥六號和小行星探測的合作機遇公告,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
近期在地球觀測組織2019年會議周開幕式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宣布將高分一號、六號衛星16米分辨率光學數據對全球開放共享。
這些舉措為擴大更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共享空間技術成果,推進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福祉。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表示,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中國主張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的基礎上,加強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共享航天發展成果。中國國家航天局愿與各國航天機構、空間科學研究實體及國外空間科學愛好者攜手,在后續重大航天工程任務中加強合作,共同推進航天事業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