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一些省份陸續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引發各界廣泛關注。11月份,河北、遼寧開始執行新的最低工資標準。近日,福建省人社廳也印發通知,決定從2020年1月1日起,調整全省各地最低工資標準。截至2019年11月份,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江蘇、浙江6省份的月最低工資標準超過2000元。專家指出,最低工資標準“穩中有漲”,既能切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實際收入,又對整個就業市場有促進作用,穩穩地兜住了民生底線。
西安慧靈公益超市的店員在給顧客找零。記者 劉瀟 攝
連續多年穩步上調
最低工資標準,被視為一項“兜底”指標。根據中國相關法律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實踐中,最低工資不包括加班加點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等特殊工作環境下的津貼,以及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的勞動者保險、福利待遇和企業通過貼補伙食、住房等支付給勞動者的非貨幣性收入等。
據介紹,根據原勞動保障部于2004年3月1日起實施的《最低工資規定》,全國各地最低工資標準是在綜合考慮各地居民每年的生活費用水平、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經濟發展水平、職工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水平、失業率等因素的基礎上得出的。實踐中,各地最低工資標準連續多年穩步上漲。以北京市為例,1995年最低工資標準為210元/月,到了2005年底就已經上漲至580元/月,2015年中則升至1720元/月,如今是2020元/月。
橫向看,目前上海每月最低工資標準全國最高,為2480元/月;北京每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全國最高,為24元/時。在河北、山東、福建、吉林、陜西等內部發展差距較大的省份,最低工資通常分為三到四個檔次。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指出,中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收入水平有較大差別,因此各地最低工資標準自然也會有一定差距。
家住天津市西青區大寺鎮的老陳還有1年就要退休了。從7年前開始,他就在當地一家國企提供的公益崗工作,最低工資標準是他工資收入的重要參考。“像我們這批下崗職工,臨近退休前的幾年很難熬。既難以從事高強度勞動,又需要按年繳納養老保險。最低工資標準越來越高,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我們到手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們順利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個好政策!”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