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會長徐亞平告訴記者,這是6年來第二次出現同類傷豚事件。其介紹,2013年11月,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在東洞庭湖鹿角水域打撈起一頭死亡江豚,其尾鰭上用尼龍繩系著一塊紅磚,同此次被發現的死亡江豚如出一轍。
徐亞平介紹,洞庭湖漁民來自湖南、湖北、江蘇、安徽等省,人數眾多,出于家庭生存和發展需要,他們摒棄了千百年來升帆、搖櫓、撒網捕魚的歷史,“創造性”開展了炸藥、迷魂陣、地籠王、矮圍、海網、滾鉤等捕撈行動,這些都危及江豚的生存。此外,非法排污和大噸位、大運量、大噪音的運輸船舶,也嚴重影響了江豚的安全。
追問2
長江江豚保護形勢如何?
快速下降趨勢得到遏制,但極危狀態沒有改變
農業農村部2016年發布的《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2016-2025)》顯示,2012年長江淡水豚考察結果表明,洞庭湖、鄱陽湖中長江江豚的數量分別約為90頭和450頭,長江干流長江江豚的數量僅約500頭,長江干流長江江豚的年均下降速率13.7%,且呈加速下降。
該計劃還提到,如果不采取人為干預措施,預測在未來10余年內,長江江豚種群極可能下降到野外滅絕的臨界數量。
2018年7月發布的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結果顯示,2017年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約為1012頭,其中長江干流445頭(2012年505頭),與2012年相比略有減少但無顯著性變化;洞庭湖110頭(2012年90頭),相較2012年略有增長;鄱陽湖457頭(2012年450頭),維持相對穩定。
王丁告訴記者,目前基本可以判斷,長江江豚過去種群數量快速下降的趨勢得到了初步遏制,一些地區的種群數量出現恢復性增長,但極度瀕危的狀態并沒有改變,影響生存的不利因素沒有完全消除。
追問3
如何加強長江江豚保護?
江豚集中區域建立新的自然保護區是根本出路
在徐亞平看來,要保護江豚,首先必須保護長江濕地生態系統,不斷提升濕地和珍稀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能力與自覺。同時,在沿江創建政府和志愿者協同的護水、護豚、護鳥機制,日夜監督并依法打擊長江流域的非法排污、非法采砂、非法捕魚。
“近年來,政府部門下大力氣整治洞庭湖上危害江豚的非法排污、非法采砂、非法捕魚,洞庭湖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江豚種群的安全系數提高到歷史最好水平。”徐亞平說。
徐亞平認為,相關部門應盡快解決漁民上岸、子弟進城讀書,減少洞庭湖、鄱陽湖和長江的非法捕魚行為,確保水生生物資源的安全。
“坦率地說,江豚的危機就是漁民的危機,漁民與江豚是一對長久的矛盾。要解決江豚的危機,各級政府要重視漁民的生存現狀,制訂政策,幫他們轉移上岸就業。”
王丁認為,在長江江豚集中的區域建立新的自然保護區,才是最根本的出路。“目前在長江建有8個長江江豚的原生地自然保護區,但這些保護區級別各不相同,這些原有的保護區也應當盡快升級,并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加強保護工作。”
此外,王丁介紹,目前長江江豚在人工飼養方面已得到完全突破,人工繁殖也有重要進展,“這些研究工作能夠為野外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