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樣本貧困縣(市)總體GDP增速7.94%,高于400強樣本縣(市)。不過,黑龍江、海南、甘肅、寧夏和山西貧困樣本縣(市)GDP增速平均都不到5.0%。2018年,100樣本縣(市)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平均只有29.6%,而生活服務業比重高,工業化程度低,意味著貧困縣(市)就業機會偏少,財政自給能力不足。2018年貧困樣本縣(市)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平均增速低于400強樣本縣(市)2.5個百分點,而支出高于后者5.8個百分點。貧困樣本縣(市)以地方公共財政收入與地方公共財政支出比率衡量的公共財政自給率總體上只有0.12。同時,貧困縣(市)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速平均值略低,但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更高,并呈現中間低兩端高的分化局面。盡管,貧困縣(市)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略高,但兩極分化同樣也非常劇烈。貧困樣本縣(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略高于400樣本縣(市),但是絕對水平卻只相當于后者的73.1%。
主題報告三:城市行政等級差距對縣域經濟影響較大,需調整不公平優惠政策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
縣域城市地方人均公共財政收入與上一等級城市差距更大,其平均比值只有0.66,中位數為0.52,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達到0.93,中位數為0.94。雖然縣域城市地方人均公共財政總支出與上一等級城市差距明顯縮小,但其平均比值也只有0.72,中位數只有0.61。這表明,縣域城市與上一等級城市的差距,更多表現在公共產品提供的保障能力方面,而不是私人物品的購買能力方面。建議切實落實區域均衡發展戰略,改變競相打造大中城市中心增長極的做法;重新審視優惠產業政策,鼓勵產業特別是制造業更多在縣域城市布局,減少不公平競爭政策對區域均衡發展的影響。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