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已實施數日,這件“關鍵小事”和“民生大事”備受社會關注。垃圾分類體系建設推進到哪個程度,如何解決“前分后混”,垃圾分類執法又如何開展?在12月6日召開的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新聞通氣會上,這些問題都有了明確答案。
前端分類:全市2496個小區的149.39萬戶已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在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新聞通氣會上,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王福深表示,作為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46個重點城市之一,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全市“一盤棋”,在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和推動習慣養成上積極探索、扎實推進。目前全市已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小區2496個、覆蓋居民149.39萬戶,分類覆蓋率達到75%。年底前,學校、醫院以及相關公共機構也要按照工作要求做到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王福深表示,市內五區和四個開發區目前通過社會化招標,確定了42家第三方運營企業,在全市2496個小區的149.39萬戶開展了垃圾分類工作,全市分類覆蓋率達74.29%,已超額完成市政府確定的2019年度分類覆蓋率目標;其中,按照市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底全市居民戶數2010921戶來核算,目前中原區、鄭東新區、惠濟區、高新區分類覆蓋率均已超過80%。全市分類小區已配置可回收物收集容器1889個(套)、廚余垃圾收集容器28456個、有害垃圾收集容器1625個、其他垃圾收集容器39415個。已基本滿足了分類小區居民投放垃圾的需求。
中端分類:全市已配備垃圾清運車3000多輛
按照《鄭州市2019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鄭政明電〔2019〕22號)的要求,各縣(市區)、開發區要建立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廢舊紡織物等收運體系,目前全市配備可回收物收運車38輛、有害垃圾收運額44輛、廚余垃圾收運車104輛、其他垃圾收運車3000余輛。基本形成了分類收運的完整體系,特別指出的是,二七區嚴格落實市政府決策,專門統一招聘兩家廚余垃圾收運企業,配置8臺3—5噸專用的廚余垃圾收運車,開辟8條線路對全區已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產生廚余垃圾采取公交式定點收運,從源頭上杜絕了“前分后混”和“混收混運”現象的產生,為全市垃圾分類中端收運工作開了好頭。
王福深坦言,初步來看,明年六月底前,全市垃圾分類分揀中心建設將全部于明年6月底前完成。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