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國家新聞出版署近日發出《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就《通知》有關情況,接受了記者專訪。
問:請介紹一下《通知》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答:近年來,我國網絡游戲業發展迅速,在滿足群眾休閑娛樂需要、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出現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戲、過度消費等一些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正常學習生活,社會各界反映強烈。為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解決行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我們開展相關調研,多方聽取意見,制定具體措施,形成了本《通知》。《通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體現社會效益優先、未成年人保護優先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當前防沉迷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精準施策、靶向治療,提出了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工作要求和具體安排,明確了網絡游戲行業為未成年人提供服務應遵循的原則和規范。《通知》在集中解決突出問題基礎上,強調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依法履行政府監管職責,推動社會各界協同治理、有效參與,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共管共治。《通知》的制定和實施,對于加強和改進網絡游戲管理,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營造風清氣朗的網絡空間,具有重要意義和切實作用。
問:《通知》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主要考慮是什么?
答:《通知》共提出六方面舉措,一是實行網絡游戲賬號實名注冊制度。目前,游戲用戶實名注冊方式包括手機號、微信號、身份信息等多種方式。但實際使用中,不少未成年人使用家長手機號、微信號注冊游戲賬號,導致針對未成年人的管理制度難以真正落地。為此,《通知》要求嚴格實名注冊,所有網絡游戲用戶均需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進行游戲賬號注冊。二是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游戲時段時長。規定每日22時到次日8時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游戲服務,法定節假日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5小時。具體標準主要是從合理分配未成年人日常作息時間角度提出,除去正常睡眠、學習、用餐及文體活動時間外,區分節假日和其他時間,對游戲時段時長予以限定。這一規定既是對網絡游戲企業和平臺的要求,也是對監護人履行未成年人監護義務的指導。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