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量子計算機被證明能夠做到一些傳統計算機做不到的事情。谷歌聲稱,其研究的量子計算機僅需3分20秒就可完成目前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Summit需一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谷歌方還對此稱“這意味著首個只能由量子計算機完成的工作已經出現并完成”,將之譽為“邁向全面量子計算的里程碑”,并使用了“谷歌獲得量子霸權”的字眼,引發廣泛轟動。不過這篇論文不久后消失。據NASA方面隨后傳出的消息稱,可能是誤發了尚待完成的論文,因此隨后“自行刪除”。
開發Summit的IBM則表示,這臺超級計算機只需要2天半便能夠完成谷歌聲稱的計算,用不著谷歌聲稱的一萬年,而且給出時間進行調整,實際所用時間可能更短。雖然這個時間要比谷歌Sycamore量子芯片完成計算的時間長出許多,但是卻與“量子霸權”的概念不符。最初由加州理工大學教授約翰·普雷斯基爾(John Preskill)構想的“量子霸權”的概念,要求量子挑戰者做一些經典計算機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這不是谷歌的競爭對手第一次質疑其量子霸權計劃。2017年,在谷歌宣布接近里程碑后,IBM的研究人員公布的結果似乎改變了目標。2018年初,谷歌推出了名為“Bristlecone”新的量子芯片,據說已準備好展示優勢。不久后,擁有自己量子計算項目的中國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研究人員發布了一份分析報告,稱該硬件還達不到谷歌聲稱的能力。
谷歌預計將發布其泄露的霸權論文的同行評議版本,該版本基于較新的Sycamore芯片,把自己的主張載入科學記錄。IBM周一發布的論文也沒有經過同行評議,但該公司表示會這么做。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