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中國有超過5400萬人患有抑郁癥職場人群成“主力”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中國有超過5400萬人患有抑郁癥,占總人口的4.2% 。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快速轉型期,人們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競爭壓力不斷加劇,職場人士已成為心理、精神問題的高發人群,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衛健委《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將“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列為重大行動之一,明確指出要正確認識、識別、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特別是抑郁癥、焦慮癥。
抑郁癥廣泛存在于各類人群中,工作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的職場人士以及老年人、特殊生理期(產后、更年期)的女性等,都是抑郁癥的高危人群。國內臨床用藥監測數據表明:18-64歲人士是抑郁癥用藥的主要人群。抑郁癥不僅帶來了經濟負擔,更嚴峻的是患者由此導致的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失業。
抑郁癥的表現癥狀分為情感癥狀、軀體癥狀和認知癥狀三種。目前公眾的了解更多局限在情感癥狀上。很多抑郁癥患者也會有軀體癥狀表現,但是,軀體癥狀常常被原有疾病掩蓋,使臨床醫生不易及時作出抑郁癥診斷,影響抑郁癥的就診率、檢出率以及早期診斷。
醫生提醒,要警惕抑郁癥的認知癥狀對日常工作學習生活帶來的影響,認知癥狀表現包括:記憶力下降(什么都記不住)、注意力下降(工作時總是走神)、執行功能受損(猶豫不決、難做決定)、精神運動速度減慢(反應慢,總是跟不上別人思路)等。認知癥狀可早于抑郁癥的其他癥狀出現,而且認知損害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