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位小紅書合作MCN的銷售負責人提到:“原本一些KOL的廣告合作檔期供不應求,現在一個月只有3~4單。”
面對平臺的下架,機構和博主們的焦慮是顯而易見的。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出于商業的角度出發,考慮多線進發,拓展其他平臺以做備選,也有一些機構反其道而行之,考慮擴大簽約博主的數量。
聚微傳媒創始人趙仁元認為,整改期間雖然客戶投放減少,無法下載也導致了粉絲活躍度的下降,但他還是持積極的態度,一方面表示要“雙腿跑路”,以商業的角度規避風險,另一方面認為要堅持深耕。
“它能在重重的這種平臺沖出來,跟消費升級各方面其實是有關系,而且平臺上KOL的粉絲粘性和市場認可度是一如既往的。從消費升級的層面來看,這肯定是一個值得長期深耕的平臺”。
03 廣告主:“小紅書仍然是核心平臺,只要活著就有市場價值”
小紅書上架后,我們也找到某知名品牌方,對方認為品牌對小紅書的投放調整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不管小紅書下不下架,目前主要的平臺還是雙微+小紅書,所以至少半年內小紅書還是核心平臺。但不知道接下去還會有什么風波。資本博弈,主要它還活著,有流量,那就有市場價值。”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提到,“實際上品牌在小紅書的預算多少,也會根據競品在同個平臺的投放力度進行調整”。
04 平臺方面:“審核團隊擴招了兩三批,絕不錯放一條”
小紅書自身也沒有停下變革的步伐。
據鳳凰科技消息,近期有小紅書內部人員表示,與下架前用戶所發筆記并非全部審核的情況相比,如今“審核團隊已經擴招了兩三批,現在每一條用戶發布的筆記都會進入審核流程,先機器審核,再人工審核”。
“現在團隊叮囑最多的就是一定要隨時繃緊神經,絕不錯放一條”,上述這位內部人員稱,“有時候一天會封好幾個號”。
作為一款總注冊用戶數已達3億的知名“種草社區”,小紅書確實應當更為謹慎。而且從更長遠的發展來看,短暫的下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正如一些同行所說,任何互聯網平臺都不能永遠“野蠻生長”。這次整改于小紅書而言,就像是完成了一次萬眾矚目的大考。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