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帶隊老師還有史論系的書記一起過來的,我們請的專家也過來了,現場對留下的痕跡進行鑒定。
他們老師解釋自己是課堂結合野外進行教學,但是沒有意識到行為已經違法,表示萬分遺憾和道歉。”張益說。
破解原址保護難題:用科技手段為石刻保駕護航
作為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珍品的南朝石刻,慘遭破壞污損已經不是第一回。2014年,南京棲霞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朝蕭景墓石刻慘遭污染,清洗污跡花費數萬元,非法拓印的人員也被警方拘留。新聞鏈接據媒體報道,2014年,南京曾破獲非法拓印“國寶”第一案。
當時,男子郭某未經許可,私自拓印南京棲霞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朝蕭景墓石刻,被處行政拘留7天、罰款500元。
經專家確認,郭某的非法拓印對石刻造成了污損。主要表現在:刷在碑文上的白芨水(民間中藥配制成的液體)有黏性,其次是墨汁經紙張滲透進了碑文中,其后續清洗過程會對文物造成污損。之后,文保單位委托了一家專業清洗公司對受污文物進行了物理化處理。8名工人使用無酸紙忙碌了8天,才將墨汁一點一點從石刻中吸出來。除了人為破壞,分布在南京、丹陽、句容三地的南朝石刻散落在荒野郊外,風化比較嚴重。
曾有人提議把這些石刻整體搬遷到博物館,或者加裝玻璃罩避免人為破壞,但是在文物專家看來,原址保護更能體現文物本身價值,加裝玻璃罩有利卻也有弊。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