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國外種植面積達700萬公頃
讓雜交水稻造福世界,是袁隆平院士的另一個夢想。
雜交水稻技術輸出幾乎同步跟上了中國對外開放的腳步。1979年,農業部向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贈送了1.5公斤雜交水稻種子。這些種子在美國種植后,比當地良種增產33%以上。接下來,中美間的雜交水稻技術合作持續至今。
曾經5次應邀赴美國傳授技術的袁隆平院士還記得,由于雜交水稻在美國增產明顯,美國西方石油公司曾在1981年專程來中國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花園里——中國雜交水稻的故事》,除了在美國放映,日本電視臺也在全國范圍內播放,引起了轟動。
40年來,雜交水稻技術的傳授范圍不斷擴展。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與隆平高科共為亞非拉約80個發展中國家培育了一萬余名技術人員,雜交水稻技術在許多國家“生根開花”。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袁隆平更加忙碌,接待了越來越多前來“求道(稻)”的外國嘉賓。
馬達加斯加在非洲的雜交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產量也最高,平均單產比當地品種高出1倍以上。馬達加斯加的幾位官員來長沙拜見袁隆平院士時,特意帶來了印有水稻圖案的新版貨幣,表達馬達加斯加人民的謝意。
“如今,雜交水稻在國外種植面積達700萬公頃,種植面積最大的印度有350多萬公頃。”袁隆平說,全世界如果有一半即8000萬公頃稻田種上雜交稻,按每公頃增產兩噸估算,每年增長的稻谷可以多養活5億人口。我們要讓最好的雜交水稻品種走出去,爭取盡快提高到800萬公頃。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