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6日電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9月26日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改善,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嬰兒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孕產婦死亡率由1500/10萬下降到18.3/10萬,主要健康指標優于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9月26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二場新聞發布會,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民政部部長黃樹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介紹滿足人民新期待,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回答記者提問。
馬曉偉在會上介紹,70年來,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改善,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嬰兒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孕產婦死亡率由1500/10萬下降到18.3/10萬,主要健康指標優于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用比較少的投入解決了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看病就醫問題,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經過70年不懈的努力,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是有幾個方面:
一是醫療衛生網絡不斷健全,服務的可及性顯著提高。我國建立了覆蓋城市(省、市、縣)、農村(縣、鄉、村)的醫療預防保健三級網,使全體人民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健成為可能。社會辦醫速度也正在加快發展,2018年,民營醫院床位占全國總床位超過26%。全國的醫療衛生機構的總數超過99萬個,床位達到840萬張。衛生健康系統人員總數達到了1231萬人,每千人口醫生數達到了2.59人,每千人口的護士數達到了2.94人,超過了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