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讓世界沒有陌生的角落。”戴威帶領ofo在理想國際大廈經歷了最鼎盛的榮光,經過了擴張期,與摩拜最激烈的競爭時期,還達到過日均3200萬單的頂峰。但之后,ofo的處境急轉直下,經歷了大股東滴滴推動ofo、摩拜合并未果,新一輪融資遲遲不到位,資金緊缺、多輪裁員等多重困境。
2018年11月,處于風暴中的ofo,將北京總部從理想國際大廈搬到了互聯網金融中心。
*2019年9月,ofo位于互聯網金融中心的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2018年12月,ofo位于互聯網金融中心的辦公室
在互聯網金融中心,ofo經歷了更大的風暴。2018年12月,寒冬中,數百人來到互聯網金融中心討要租車押金,接踵而來的人,從電梯口到一直排到了大樓外,又七拐八拐排到了馬路邊。
Tech星球查詢發現,截至9月18日,仍有超1500萬用戶在排隊等待退押金。期間,ofo退款速度并不一致,比如,2月16日-18日,退款數量為2.2萬人,而在8月19日-21日,退款數量為5600人。
從6000人到200人
2019年1月,ofo的關聯企業北京拜克洛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發生股東變動,創始團隊成員薛鼎、張巳丁退出,ofo方面表示,此動作系子公司的正常調整。
有知情人士告訴Tech星球,創始團隊陳正江等人還在跟隨戴威堅守,但張巳丁和薛鼎已離職創業。
據36氪報道,張巳丁的創業項目為新項目名為“BLANK”,主營快消產品,首批產品包括沐浴露等洗化用品。而薛鼎出走后,先做了電子門鎖,但因電子門鎖已是紅海,已經很難再做成,后又轉向旅游酒店相關項目。
上述知情人士稱,對此,他并不意外,“早在去年年底,一些聯合創始人與戴威的溝通已經不是那么密切了。”
該知情人士告訴Tech星球,ofo目前還有200余名員工,包括軟件、財務、法務等,且以軟件人員居多,“APP是ofo的核心資產,肯定要先把軟件維護好。”據了解,在高峰時期,ofo有6000名員工。僅僅在2017年1月到5月,公司人數從800人漲到了3000人,釘釘群聲聲作響,每天都有新人加入。但從2018年開始,ofo經歷了多輪裁員,直到近期,還有一些欠薪員工在申請仲裁。不過,在今年過完年后,ofo還招了一些新員工。一位ofo的離職員工告訴Tech星球,“這是因為,ofo最風光的時候,開出的工資遠超行業水平。而新招的人給的都是按照正常水平給的工資,這樣新舊替換,可以節省成本。”
尋求出路
盡管日益艱難,但創始人戴威還在堅持,希望為ofo尋求出路。不過,因為拖欠供應商和用戶欠款和押金,失信的ofo自救之路并不順暢。
一位內部人員向Tech星球講述的一個細節,恰如其分說明了戴威當前的困境。戴威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