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領先優勢明顯
作為強一線城市、全國中心城市以及全國規模最大的兩座超大城市,北京和上海對全國的輻射帶動能力最強,因此資金總量也最大。
北京市2018年的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余額157092.2億元,比年初增加13376億元。同期上海市的統計公報顯示,至2018年末,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21112.33億元,比年初增加8654.40億元。目前也只有京滬兩市的資金總量超過10萬億元,在全國處于第一檔位。
深圳以72550億元位居第三,與京滬的資金總量有一定差距。深圳是我國重要的金融中心,擁有深交所、大量的上市公司以及私募、基金等金融機構。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時,深圳的資金總量比廣州少了4000多億元,但如今,深圳已反超廣州17762億元。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一方面,深圳近幾年經濟總量超過了廣州,廣州經濟發展速度相對深圳要慢一些。同時,深圳的金融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占比都明顯提升,無論是深交所還是大批的上市公司,都帶來了相當大的財富集聚效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也帶來了資金量的快速增長。此外,深圳的房價高出廣州不少,也放大了這種效應。
廣州以54788億元位居第四。近年來,廣州雖然在互聯網和金融這兩大領域缺少亮點,一線城市的地位也受到杭州、成都等城市的挑戰,但在資金總量方面,廣州有一定的領先優勢。
四大一線城市之外,杭州位居第五。值得注意的是,杭州的GDP在上述40城中僅位列第十,但杭州的資金總量位次比GDP遠高于自己的重慶、天津、蘇州等城市都來得高。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