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網絡詐騙進入了集中多發期,且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嚴重威脅網民的信息、財產安全。近日,全國性警民聯動的網絡詐騙信息舉報平臺——獵網平臺發布《2017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金融理財類詐騙仍是首要威脅,被騙者人均損失高達50168.2元。
獵網平臺2017年共收到全國用戶提交的有效網絡詐騙舉報24260例,舉報總金額超過3.5億元,人均損失14413.4元。與2016年相比,網絡詐騙的舉報數量(20632例)增長了17.6%,人均損失(9471元)卻增長了52.2%,可見網絡詐騙對人們財產安全的危害日益加重。
在去年24260例網絡詐騙案件中,虛假兼職詐騙共計3804例,成為舉報數量最多的類型,其次則是金融理財3667例、虛假購物3479例、虛擬商品2688例、網游交易2606例。
騙子以低門檻高回報作為誘餌,吸引大量受害者上當受騙,導致虛假兼職類連續多年成為數量最多的詐騙類型。不過在眾多詐騙類型中,由于金融理財類產品往往價格較高,單筆交易金額較大,使金融理財類詐騙成為威脅財產安全的頭號天敵?!秷蟾妗繁砻鳎鹑诶碡旑愒p騙舉報總金額最高,達1.8億元,占比52.6%,人均損失同樣最高,達到了50168.2元,其次為賭博博彩、身份冒充類詐騙。
二維碼、付款碼等方式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為騙子提供了行騙的機會。有65.6%的受害者是通過銀行轉賬、第三方支付、掃二維碼支付等方式主動給不法分子轉賬。此外,在新型手機勒索軟件中,也出現了二維碼付款的方式。
從性別特征來看,男性受害者占總體七成,女性僅占三成。從被騙網民的年齡上看,“90后”網絡詐騙受害者占總數的43.1%,其次是“80后”占比為31.6%,由此可見,作為互聯網主力軍的“90后”和“80后”是網絡詐騙受害者的多發群體。
獵網平臺安全專家表示,當前網絡詐騙趨勢呈現出高科技化、復雜化的特點,“建議西安市民對常見的詐騙手段有所了解,提高自我防騙意識和能力,若不幸被騙應及時報警”。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