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最大棕櫚油進口國印度進口規模萎縮影響,印尼、馬來西亞、巴西等主要棕櫚油出口國將持續面臨較大的出口壓力。同時,在環保壓力下,法德等國近期均表示將削減可再生能源中棕櫚油的使用比例,歐洲議會決定對棕櫚油進口實施限制。這一決定引發了印尼和馬來西亞的強烈不滿。
近日,國際棕櫚油市場再起風波。印尼總統佐科和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日前舉行了一場特別的聯合新聞發布會,嚴厲指責歐盟“針對棕櫚油的進口限制是不公平、歧視性的”,聲稱“印尼1750多萬農民和馬來西亞60多萬家中小企業受到歐盟歧視性貿易政策的影響”,呼吁“歐盟立即終止這項政策”。這是兩國政府最高領導人罕見地就此問題發表聯合聲明。納吉布表示,馬來西亞同印尼將聯手反制歐盟。不過,在此之前,雙方均將于近期同歐盟代表在雅加達舉行談判。
這場風波源于今年4月份,歐洲議會以“防止歐盟可再生交通能源計劃導致全球范圍內森林砍伐”為由,對棕櫚油等生物能產品進口采取了限制措施,并醞釀要求出口方今后要出示《可持續和環境友好的棕櫚油生產證明》。據了解,歐盟原擬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以支持交通領域變革。但綠色和平等國際環保組織聲稱,棕櫚油生產過程中存在大規模森林砍伐,故棕櫚油較其他生物能產品導致更高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而造成溫室效應增強和生物多樣性受損。此外,生產過程中還存在土地侵占、雇傭童工等不法行為。在此壓力下,法德等國均表示將削減可再生能源中棕櫚油的使用比例,歐洲議會則決定對棕櫚油進口實施限制。
歐盟這一決定引發了印尼和馬來西亞的強烈不滿。因為,這兩個國家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和出口國。例如,全球最大生產國印尼2016年棕櫚油出口額達到180億美元;歐盟是全球第二大棕櫚油進口方,年均進口規模在400億美元左右,2016年從印尼的進口額約30億美元。因此,印尼和馬來西亞認為歐盟應將棕櫚油從限制進口的產品中剔除,“因為這影響了成千上萬棕櫚種植者和棕櫚油生產者的生計,違背了聯合國消除貧困和提高收入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印尼貿易部長路奇塔甚至警告歐盟:“印尼可能以終止購買空客飛機計劃作為報復。”
事實上,馬來西亞和印尼此次反應強烈還與近期國際棕櫚油市場的消極變化密切相關。為推動能源消費結構轉型尤其是鼓勵本國菜籽油和大豆油消費,全球最大棕櫚油進口國印度不久前將棕櫚油原油和精煉油進口稅率提高了15%,分別達到30%和40%,這直接導致近日來印度進口棕櫚油規模萎縮4%,馬來西亞棕櫚油市場基準價因而應聲下跌3%。國際市場預計,2017年年底前,僅印度的棕櫚油進口規模就將較10月份萎縮20%,印尼、馬來西亞、巴西等主要棕櫚油出口國將持續面臨較大的出口壓力。馬來西亞種植業和商品部長馬赫則表示,該國棕櫚油出口率高達90%,較印尼還高出20%,但生產成本較印尼高15%,“所以我們對國際棕櫚油市場行情的變化更為敏感,受到的影響更大”。
為此,印尼和馬來西亞不約而同開始尋找新的棕櫚油出口市場,主要目標鎖定了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緬甸、尼日利亞等。印尼經濟統籌部副部長馬赫穆德坦承:“我們的原則是不放過任何一噸潛在的出口機會。”印尼貿易部10月份還與俄羅斯達成了總價值11.5億美元的“棕櫚油換戰機”的初步協議,并計劃在2023年前實現對俄棕櫚油出口規模增長5%。馬來西亞則更加重視挖掘緬甸、菲律賓等東盟內部市場,同時積極開拓西非市場。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