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發現日用塑料產品會向水中釋放出數萬億的微觀粒子
塑料圍繞著我們,無論是我們在超市使用的雜貨袋,還是洗發水和洗滌劑瓶等家庭用品。塑料不僅僅是作為常見的物體存在,也是作為從這些大型產品
2022-04-25 08:39:41 -
全球首次 臨近空間空基平臺火箭在青海冷湖成功發射
4月24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與北京星箭天航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的臨近空間空基平臺火箭地面發射試驗,在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鎮
2022-04-25 08:36:38 -
大型全基因組分析揭示罕見致癌突變
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分析了12000多名癌癥患者的全基因組序列,發現了有關致癌原因的線索“寶庫”。這項研究得到了英國癌癥研究中心的支持,并于
2022-04-25 08:32:29 -
科學家展示無標記超分辨率顯微技術
來自奧地利格拉茨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了一種新的測量和成像方法,可在不需要任何染料或標簽的情況下解析小于光衍射極限的納米結構。這種激
2022-04-25 08:40:14 -
科學家將核廢料轉化為可持續使用1000年的鉆石電池
核能被認為是一種清潔能源,因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然而,與此同時,隨著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反應堆的建成,它產生了大量的危險的放射性
2022-04-24 16:41:56 -
聯合國火星郵票發布:含祝融號火星車、天問一號預選著陸區地貌
4月24日,在2022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聯合國火星主題郵票發布,含中國祝融號火星車、祝融號著陸平臺、天問一號預選著陸區地貌。聯
2022-04-24 14:47:59 -
氫分子可化身量子傳感器 具有前所未有的時間和空間分辨率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I)的物理學家們展示了在配備了太赫茲激光的掃描隧道顯微鏡中使用氫分子作為量子傳感器的技術,這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時間和
2022-04-24 14:38:52 -
“祝融號”累計行駛1875米 回傳約700GB原始科學數據
2021年5月15日,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祝融號”火星車成功實現火星著陸。馬上就要一年的時間,“祝融號”現在怎么樣了?據@天問一號祝融火星
2022-04-24 14:39:44 -
她缺失一部分大腦卻能正常生活 完成研究生學業還精通兩種語言
她活到25歲,才發現自己的左腦缺了一大塊。本來應該是左顳葉(temporallobe)的地方現在只有液體,另外腦干也不完整。但她的生活似乎沒有受到任
2022-04-24 14:34:50 -
天文學家發現奇怪的新型恒星:覆蓋在氦氣燃燒的灰燼之中
由KlausWerner教授領導的來自圖賓根大學和波茨坦大學的一個德國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奇怪恒星。位于亞利桑那州的大型雙目望遠鏡和位于
2022-04-24 13:46:30 -
研究發現超級細菌艱難梭菌可以在豬和人類之間傳播
一項調查丹麥14個養豬場的超級細菌艱難梭菌樣本的研究發現,豬和人類患者之間共享多種抗生素抗性基因并提供了動物到人類(人畜共患)傳播的證
2022-04-24 13:38:20 -
阿爾茨海默病為什么會殺死大量腦細胞?最新一期《自然》指出“真兇”
本周,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一篇關于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論文,為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核心問題提供了解釋:為什么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
2022-04-24 13:51:13 -
研究:啤酒和烈酒對內臟脂肪水平升高的影響比葡萄酒更嚴重
一項新研究指出,飲用啤酒和烈酒跟內臟脂肪水平的升高有關--這種有害的脂肪類型則跟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和其他健康并發癥的風險增加存在關
2022-04-24 13:49:13 -
地球上也許還現存一個尚未確定的新人族物種
2004年,科學家在印尼弗洛勒斯島上發現了一種個頭矮小的人種化石,震撼了整個科學界。這個人種隨后被命名為弗洛勒斯人(Homofloresiensis)。
2022-04-24 13:40:00 -
如何“脫離地球”更精確地測量宇宙時間?
出于某些原因,當我們談及恒星、星系和宇宙的年齡時,通常使用“年”進行測量和描述,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測量宇宙時間?現今,我們可以追
2022-04-24 13:47:28 -
為什么貓等動物的眼睛會在黑暗中發光?
貓和許多其他動物--包括大多數狗可以從它們的眼睛反射光線。因此,在昏暗的房間里拍攝的照片中,貓的眼睛通常會發出耀眼的光芒,或在黑暗中被
2022-04-24 13:44:09 -
研究發現被認為是基因表達關鍵的結構更具活力但壽命更短
在人類染色體中,DNA被蛋白質包裹進而形成一條極長的珠狀線。這條“線”被折疊成多個環路,這被認為有助于細胞控制基因表達和促進DNA修復及其
2022-04-24 13:45:43 -
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征集獲獎名單公布
今天,我們迎來了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借此機會,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征集獲獎名單向全社會公布。祝賀獲獎單位和獲獎人員
2022-04-24 13:34:19 -
科學新發現:將人類的遺傳變異一網打盡!“人類泛基因組項目”啟動
你是否設想過這樣一種場景:未來某一天,你走進一家診所,對自己的DNA進行測序,隨后,醫生將你的測序結果與一個參考基因組進行比較,查看
2022-04-24 13:19:12 -
研究發現蘇鐵類植物通過增加葉片副轉輸組織提高抗旱性
葉片是植物的主要光合器官,也是植物感應環境的主要器官之一。葉片的功能性狀與植物的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的適應性密切相關。近日,記者從廣
2022-04-24 13:18:10 -
最奇特的海洋生物是什么?深海的角落奇特生物遠超想象
迄今為止,我們在海洋中發現的最奇特的動物是什么?這個問題有不少選項。細想一下,即使是我們十分熟悉的海洋生物也很奇特,以比目魚為例,它
2022-04-24 11:51:08 -
澳科學家用太陽能板為特斯拉供電
據路透社周三報道,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幾位科學家正在測試一種印刷太陽能電池板,他們計劃從今年9月開始讓它為一輛特斯拉汽車提供動力,以
2022-04-24 11:40:05 -
研究:高強度運動可抑制對脂肪類食物的渴望
甜甜圈或漢堡包的誘惑可以考驗最嚴格的節食者的決心,但一項新研究暗示了可以幫助我們抵制誘惑的新工具。這項研究探討了運動如何能減少對脂肪
2022-04-24 11:56:56 -
研究:黑洞正在通過摧毀大量恒星來促進自身重量增長
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對100多個星系進行的一項新調查發現,有跡象表明黑洞正在摧毀數以千計的恒星以尋求重量的增加。下圖所示的四個星系是樣
2022-04-24 11:49:07 -
全球首發: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如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近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這顆衛星的入軌,也意味著我國將世界首顆具備二氧化碳激光探
2022-04-24 11: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