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陽離子共同作用修補鈣鈦礦材料“漏洞” 研究成果發表于《材料》上
能源短缺、環境污染是我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利用太陽能發電有望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解決環境問題。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秦
2022-05-11 16:53:32 -
中國最早的腫肋龍科化石現身云南 研究成果發表于《科學報告》
去年,第一次看到紅河龍化石的時候,我就向有關專家請教,但被告知這是一種烏蒙龍化石。對此,我一直持懷疑態度。5月9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
2022-05-10 16:54:22 -
科學家用液晶創建平面“魔窗” 還可用于創建基于反射而不是透射光的“魔鏡”
加拿大研究人員第一次使用液晶制造了一個平面魔法窗,這種透明裝置在光線照射時會產生隱藏的圖像。在最新一期《光學》期刊上,研究人員描述
2022-05-10 16:53:51 -
研究揭示:防曬“神器”竟是珊瑚“殺手”
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豐富、最具經濟價值的生態系統之一。盡管珊瑚礁具有巨大的環境和社會經濟價值,但由于一系列人為壓力因素,包括海水溫
2022-05-09 16:24:10 -
新研究發現:南極冰層下首次探測到大型地下水系統
在南極洲冰層以下的沉積物中,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地下水系統。根據日前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新研究,這一地下水系統可能與濕海綿
2022-05-09 16:23:31 -
科學家找到重新激活可充電鋰電池 并將壽命提升30%的新方法
美國能源部旗下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剛剛介紹了一種能夠極大地恢復可充電鋰電池效能的方法。對于電動汽車和下一代
2022-05-09 13:35:43 -
機器學習建模讓UT Austin科學家找到高效解聚PET的“食塑酶”
在2022年4月27日發表于《自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支研究團隊,介紹了通過“食塑酶”來加速回收并清理數十億噸垃圾填
2022-05-09 13:56:22 -
新研究表明新冠疫苗對嚴重肥胖成年人的效力明顯減弱
新研究表明,相比較體重正常的人,嚴重肥胖的成年人對COVID-19疫苗接種產生的免疫反應明顯減弱。輝瑞公司 BioNTech公司與嚴重肥胖癥患者的抗體
2022-05-09 13:32:11 -
高速X射線激光器揭示了小分子的秘密晶體結構
形成微小晶體的化合物擁有可能加速可再生能源生產和半導體發展的秘密。對其原子排列的發現已經導致了材料研究和太陽能電池方面的進步。然而現
2022-05-09 11:39:58 -
為什么火災殺不死某些細菌和微生物?
北京時間5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在野火燒焦的土壤中發現了微生物,他們不知道在其他所有生物能被燒死的情況下,為什么一些真菌和
2022-05-09 11:51:37 -
研究人員首次在南極冰下沉積物中發現地下水
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南極冰流下的地下水。這一發現證實了科學家們已經懷疑但直到現在還無法驗證的事實。科學家們需要來自南極冰蓋所有部分的數
2022-05-09 11:51:01 -
研究:化肥正在將歐洲農場變成巨大的微塑料庫
通過污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泥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磷和氮,這使其成為農業的絕佳肥料來源。但并不是所有的污泥都對環境有利,一項新研究表明,
2022-05-09 11:44:05 -
美能源部暗能量相機捕捉到銀河系的一場“芭蕾舞”表演
在下面這張圖片中,相互作用的星系對NGC1512和NGC1510占據了中心位置,這張圖片來自美國能源部制造的暗能量相機(DarkEnergyCamera,以下簡稱D
2022-05-09 10:55:53 -
W玻色子質量“超出預期” 宇宙或存在未被發現的粒子或力
北京時間5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對W玻色子質量的最新分析表明,這些粒子比粒子物理學中標準模型的預測值重得多。物理學家發現,這種傳遞
2022-05-09 10:38:57 -
《自然》:塑料可實現最短一天內徹底降解 污染難題迎重大突破
每一年,全球生產的塑料達到驚人的3億噸,但當它們結束使命,如何處理這些穩定的聚合物成為一道難題。在全球各地,數十億噸塑料垃圾埋藏在垃圾
2022-05-09 10:40:47 -
微創植入物能殺死產生胃饑餓素的細胞從而實現“輕松減肥”
北京時間5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當人們節食和體能鍛煉不充分時,減肥手術可能是一種有效治療肥胖的方法,目前不想做減肥手術的人們還有
2022-05-09 10:52:40 -
研究發現“極端”植物在面對壓力時會生長得更快
當植物面臨太干、太咸或太冷的條件時,大多數植物都會試圖節約資源。它們會發出更少的葉子和根并關閉它們的毛孔以保持水分。如果環境沒有改善
2022-05-09 10:54:36 -
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將于近日擇機發射
昨天(8日)下午,天舟四號貨運飛船任務組織了發射前系統間全區合練。此次合練結束后,標志著全區各系統具備執行發射任務的條件。此次是除“點
2022-05-09 09:52:47 -
水稻育種新突破 江西科研人員成功克隆出野生稻耐高溫基因
水稻雖然是一種能夠適應高溫的作物,但極端的高溫氣候依然會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因此,全球變暖導致的氣溫升高已成為制約水稻產量增加的主要
2022-05-09 08:44:52 -
談建造“機遇號”為何給團隊帶來了殘酷的考驗
“毅力號(Perseverance)”和“好奇號(Curiosity)”、小型直升機“機智號(Ingeunity)”、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火星“奧德賽號(Odyssey)
2022-05-09 07:38:45 -
浙江舟山現“漫天紅光” 氣象學家解釋:源于光的折射和散射現象
罕見的天象又出現了。據@沸點視頻報道,在浙江舟山,5月7日晚上8點左右,多名網友拍到了奇特的景觀:天空被紅色填充,變成了紅彤彤的一片。據
2022-05-09 05:42:01 -
深藍航天“星云M”試驗箭公里級垂直起降飛行成功
隨著SpaceX成功實現火箭回收著陸,火箭的重復利用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夢想。據@深藍航天官微消息,5月6日,商業火箭企業江蘇深藍航天自主研發的“
2022-05-09 05:36:28 -
研究發現地球上最有效的碳捕捉與存儲系統來自于沼澤植物
濕地是地球上最有效的氣候變暖二氧化碳的自然儲存系統。人類活動,如為農業和伐木而進行的沼澤排水正日益侵蝕著鹽水和淡水濕地。這些重要區域
2022-05-09 05:40:47 -
長這么大,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火箭被掄飛……
互聯網有個經典的噴人句式——你XX螺旋升天。之前沒多想,但最近托尼看到個事,才發現這句話里居然還蘊含了不少科學原理。因為有一個叫Spinlau
2022-05-09 05:37:51 -
天王星與海王星:太陽系的冰巨人、地球的守護者
天王星與海王星是太陽系內最遠的行星,距離太陽大約有20億到30億英里遠。它們是太陽系外圍的哨兵。大多數人對于這兩顆冰巨行星關注度很少,甚
2022-05-09 05: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