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熱聞】單原子“游泳”圖像首次捕捉
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刊發論文稱,他們借助石墨烯堆疊技術,制造出一種新型“納米皮氏培養皿”,以進一步了解液體如何改變固體的
2022-07-29 15:31:03 -
世界短訊!清潔空氣竟加劇全球變暖
這是全球變暖的悖論之一——燃燒煤炭或汽油會釋放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但同時也會釋放污染顆粒,反射陽光,使地球冷卻,抵消一部分全球變
2022-07-29 15:44:47 -
環球熱頭條丨電鰻是如何進化出電器官的?
帶電的魚類,如電鰻,由于它們的電器官,可以按物種、性別,甚至按個體來區分其他電魚,這也使它們能夠發送和接收類似于鳥鳴的信息。最近發表
2022-07-29 09:40:32 -
天天觀熱點:古老的巖石提供了地球如何避免類似火星命運的線索
地球外核中的液態鐵在我們腳下大約1800英里處旋轉,產生了我們星球的保護性磁場,稱為磁層。雖然這個磁場是看不見的,但它對地球表面的生命至
2022-07-29 09:42:09 -
【世界播資訊】研究展示墨西哥灣是如何在史前大滅絕中幸存下來
根據德克薩斯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UTIG)的研究,5600萬年前的一場古老的全球變暖使海洋酸化并消滅了海洋生物,但對墨西哥灣的影響較小,那里的
2022-07-29 09:43:04 -
全球通訊!新化石的發現或能證明尼斯湖水怪真的存在
科學家們說,小型蛇頸龍的化石或能證明尼斯湖水怪可能“合理地”存在。樸茨茅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在現代摩洛哥的一個河流系統中發現了屬
2022-07-29 08:23:57 -
天天觀焦點:量子位控制新法可推進量子計算機發展
為了達到量子計算機能夠滿足其預期性能潛力的程度,需要開發大規模的量子處理器和存儲器。要做到這一點,精確控制量子位至關重要,但控制量子
2022-07-29 08:22:40 -
環球訊息:科學家開發納米銅線噴霧 使現有表面成為抗菌涂層
長期以來,銅以其接觸后能殺死病毒和細菌的能力而聞名,這就是它經常被專業地涂在門把手等經常接觸的物品上的原因。一種新的銅納米線噴霧可能
2022-07-29 08:37:15 -
全球通訊!Empa研究人員開發水激活的紙電池 可能帶來更環保的一次性技術
盡管最好的辦法是重復使用和回收,但許多小型、簡單、低功率的電子設備往往是一次性使用的。一種新的紙電池可以使它們更加環保,因為它可以被
2022-07-29 08:44:09 -
當前視點!鸚鵡螺號團隊在太平洋深處拍攝到罕見怪異、2米長的海洋生物
據BGR報道,NautilusLive,也就是在2019年拍攝到變形水母視頻的研究團隊,發布了一個新視頻。在新的視頻中,該團隊討論了被稱為Solumbellula海
2022-07-29 08:38:50 -
今日快訊:研究發現藍光危害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一項針對果蠅的新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天長期暴露在手機、電腦和其他家庭設備發出的藍光下,所受到的有害影響會
2022-07-29 05:21:26 -
【獨家焦點】海洋專家預測未來十年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15大新影響
一個國際專家小組已經確定了15個問題,他們認為在未來十年內可能會對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樣性產生重大影響。
2022-07-28 21:28:06 -
天天新動態:令人驚訝的發現表明80萬年前人類就開始用火
有句話說,有煙的地方就有火,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正在努力探索這種說法,或者至少是定義什么是"煙"。研究人員在最
2022-07-28 21:32:36 -
環球速訊:有科學家認為貓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
貓在互聯網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盡管狗被認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也有許多人指出他們的貓咪才是他們的首選動物。一個受人尊敬的科學機構現
2022-07-28 20:20:38 -
天天滾動:日本三菱研發電解水制氫新技術:100倍產能提升、0排放
在新能源技術上,日本多年來押注的是氫燃料技術,燃燒后只有水,完全沒有污染,綠色環保,但是難點在于高效率制氫,現在日本三菱重工研發了新
2022-07-28 18:32:20 -
環球觀速訊丨10萬網友打卡中華鱘直播 與恐龍同時代的生物
自從長江白鱘宣布滅絕后,同樣是極危動物的中華鱘被社會各界關注。據北京日報報道,北京海洋館的中華鱘直播間近日人數突增,一周時間迎來10萬
2022-07-28 17:39:04 -
天天簡訊:NASA開始在KSC測試Canoo宇航員運輸車
早在4月,NASA選擇Canoo建造電動車輛從而將宇航員帶到Artemis計劃的發射臺上。從那時起,Canoo和NASA將這些車輛帶到了肯尼迪航天中心,從尼爾-
2022-07-28 17:41:25 -
滾動:創新“納米機器人”:完全由DNA構建,用于探索微觀生物過程
機械力以微觀尺度施加在我們的細胞上。它們觸發了對許多涉及我們身體正常功能或疾病發展的細胞過程至關重要的生物信號。如觸摸的感覺部分取決
2022-07-28 17:38:32 -
環球觀焦點:研究稱微小的塵埃顆粒可能在小行星的表面跳來跳去
根據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CUBoulder)物理學家的一項新研究,微小的塵埃顆粒可能在小行星的表面跳來跳去,就像玉米粒在煎鍋里爆開一樣。這
2022-07-28 16:27:26 -
環球簡訊:研究人員發現古代蛇頸龍或已具備在淡水生活的能力
由GeorginaBunker領導的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以前被認為是海洋動物的古代蛇頸龍也可能已經進化到生活在淡水中的證據。這項研究發表在《Cru
2022-07-28 15:31:17 -
【天天快播報】天文學家:雖捕捉到黑洞圖像,但對其如何形成仍存諸多疑問
據外媒7月28日報道,黑洞,一般指存在于宇宙空間中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故而,“黑洞是時空曲率大
2022-07-28 15:24:19 -
【全球播資訊】NASA重新調整火星樣本返回計劃:增加兩架火星直升機
7月28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計劃重新規劃火星樣本返回計劃(MSR),擬增加兩架類似于機智號的火星直升機,棄
2022-07-28 15:37:23 -
快看:韋伯首批照片引發論文競速大戰:晚13秒即錯失首發 科研黨紛紛肝得起飛
在韋伯望遠鏡傳回首批照片僅僅過去兩周之后,天文學的新成果真是扎了堆了。這一邊,人類已知宇宙最古老星系紀錄被打破。韋伯望遠鏡觀測到了一
2022-07-28 15:27:28 -
世界即時:EAT CEO官方解答有關Si+輕質氫氣粉的一些疑問
于上周披露的氫氣運輸和生成粉末Si+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這是因為它承諾使可再生能源的運輸將變得非常便宜、方便和安全,這跟以氣體、低溫液體
2022-07-28 15:27:51 -
快訊:NASA的Astrobees機器人首次在國際空間站上協同工作
據CNET報道,并非國際空間站上的每個“工作人員”都是人類。事實上,不是每個“工作人員”都是有機生命體。在地球上空數百英里處,就在這個太
2022-07-28 09: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