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南丹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步行1萬步可以降低癡呆癥、心臟病、癌癥和死亡的風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悉尼大學查爾斯-帕金斯中心和醫學與健康學院的研究員馬修-阿瑪迪博士說:"這里的啟示是,為了保護健康,人們不僅可以理想地爭取每天走1萬步,而且還可以在過程中嘗試走得更快。"
共同主要作者、南丹麥大學的博爾哈·德爾·波索·克魯茲副教授和加的斯大學的健康問題高級研究員說:"對于不希望太活躍的人來說,我們的研究還表明,每天低至3800步就能將癡呆癥的風險減少25%。"
關鍵數據點:
每天走2000步,過早死亡的風險就會逐步降低8%到11%,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發病率方面也有類似的關聯。每天更多的步數與較低的全因性癡呆風險有關,9800步是與癡呆癥風險降低50%有關的最佳強度,然而,每天低至3800步時,風險降低只剩下25%。步行強度或更快的步伐顯示出與所有結果(癡呆癥、心臟病、癌癥和死亡)的有益聯系,超過了每日總步數。
高級作者、悉尼大學身體活動、生活方式和人口健康教授Emmanuel Stamatakis說:"由于健身追蹤器和應用程序的日益普及,步數很容易理解,并被公眾廣泛用于追蹤活動水平,但人們很少考慮他們的步速。這些研究的結果可以為第一個正式的基于步數的身體活動指南提供信息,并幫助制定旨在預防慢性疾病的有效公共衛生計劃"。
這項研究是如何進行的?
該研究使用英國生物銀行數據,將78500名年齡在40至79歲的英國參與者的步數數據與7年后的健康結果聯系起來。在7天的時間里(至少3天,包括一個周末日和睡眠期間的監測),參與者戴著手腕上的加速器來跟蹤他們的身體活動。
通過一些數據來源和登記處,如住院記錄、初級保健記錄、癌癥和死亡登記處,這些信息與參與者的健康記錄相連接,并得到了倫理批準。
只有在試驗開始時沒有癡呆癥、癌癥或心血管疾病病史并且在前兩年保持健康的人在試驗結束時被評估。還進行了統計調整,以考慮到混雜因素,如那些走得多的人通常行動也更快。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研究是觀察性的,這意味著它們不能顯示直接的因果關系,然而,注意到在這兩項研究中,在人群層面上看到了強烈和一致的關聯。
馬修-艾哈邁迪博士說:"這些使用腕戴式追蹤器的研究的規模和范圍使其成為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表明每天1萬步是健康益處的甜蜜點,走得更快與額外的益處有關。展望未來,更多長期使用追蹤器的研究將闡明與某些水平和強度的日常步行有關的健康益處。"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