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那么,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海洋是什么洋呢?
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圣弗朗西斯·哈維爾大學的地質學教授布倫丹·墨菲對趣味科學網站記者說,那就是橫跨全球的泛大洋。在大約3億至2億年前,泛大洋曾環繞著泛大陸。
墨菲說:“最大的海洋通常出現在超級大洲形成的時候,因為如果只有一塊超級大陸,那么只會有一個海洋環繞著這塊大陸。”
墨菲說,這種情況很可能已經發生了很多次,但所有這些大洋的面積都是相近的。最近一次出現的超級大陸是泛大陸,目前的各個大陸拼湊起來恰好是泛大陸的形狀。
墨菲說,泛大洋比太平洋還寬至少1860英里。他解釋說,為了更好地理解這點,如果你乘坐噴氣式飛機穿越赤道,需要花10個小時橫跨太平洋,但要15個小時才能橫跨泛大洋。或者可以這樣想:太平洋的最寬處相當于月球直徑的5倍以上;而泛大洋的最寬處還再多出近1倍。
根據《地球科學評論》雜志2022年發表的一篇文章,就表面面積而言,泛大洋令太平洋相形見絀,它覆蓋了地球表面約70%的面積,相當于近1.4億平方英里(約合3.6億平方公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稱,太平洋的面積超過6300萬平方英里。
想象一下泛大洋在太平洋基礎上再拓寬1800多英里,這也反映了地質歷史:泛大陸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體,是因為開始出現大西洋,而泛大洋則為此付出了代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稱,泛大洋的殘余物變成了太平洋,如此一來你就可以想象,泛大洋相當于太平洋加大西洋。如今,大西洋的寬度為,從巴西至利比里亞有1800英里,而從北美至北非則有3000英里。
然而,嚴格來講,地球上很可能曾經擁有面積更大的海洋——但卻不是以大陸來確定其界限的海洋。據《史密森學會會刊》,在地球形成大約1.5億年后,地球上曾有過海洋,但那時還沒有出現大陸,因此地球表面覆蓋著一整片海洋。這意味著海洋寬度相當于地球赤道周長,近24901英里,海洋面積相當于地球表面面積,即1.97億平方英里。
不過,即使在今天,科學家們也認為地球上的海洋是單一的“全球海洋”,因為各海域在多處是相通的。墨菲說,例如,大西洋與太平洋在南美大陸南端相互交匯,大西洋與印度洋在非洲大陸南端相通。
盡管如此,作為以大陸來確定其界限的海洋,自泛大陸于2億年前解體之后,太平洋一直占據著“世界上最大海洋”的頭銜。墨菲說,如果目前對板塊運動的預測屬實,那么澳大利亞將在未來7000萬年內將太平洋一分為二。與此同時,大西洋將變寬,從而奪得“地球上最大海洋”的桂冠。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