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地球上已發(fā)現(xiàn)了近200個隕石坑,其中絕大多數(shù)在陸地上。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身處海底的隕石坑會逐漸被沉積物掩埋,因此納迪爾隕石坑的發(fā)現(xiàn)極具科學價值。
在分析由地下傳輸?shù)牡卣鸩ㄊ占臄?shù)據(jù)以探測幾內亞近海的物理結構時,研究團隊偶然發(fā)現(xiàn)了該隕石坑,其呈碗狀結構,有明顯的凸起。
根據(jù)該結構的尺寸,研究人員計算得出,如果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該地形,這顆小行星的寬度將超過400米。此外,利用與納迪爾相連的地質層的相關數(shù)據(jù),團隊估計該隕石坑形成于白堊紀末期(約6600萬年前)。這顆小行星可能與奇克蘇盧布小行星“成雙結對”,在飛越地球時被地球的引力撕裂。
但也有研究人員質疑,這個結構看起來像一個隕石坑,但也可能是其他東西,需要確鑿證據(jù)予以確認。其年齡也存疑,在隕石坑中鉆探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礦物,將有助獲得更精確的形成日期。
這并非科學家第一次調查奇克蘇盧布是否存在“同謀”。一些研究表明,烏克蘭的博爾蒂什隕石坑可能與奇克蘇盧布隕石坑同時形成,但研究人員后來確定博爾蒂什的形成時間要晚65萬年。
研究團隊希望2024年對納迪爾隕石坑進行鉆探,以解決圍繞該隕石坑起源的一些爭論。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