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該隕石坑被命名為納迪爾隕石坑(Nadir Crater),直徑約8.5公里(5.3英里),位于西非幾內亞海岸外約400公里(250英里)。地質學家Uisdean Nicholson在研究幾內亞高原的地震反射數據時,發現了一個埋在地下約300至400米(985至1310英尺)的奇怪結構。
Nicholson說:“我在工作中解釋了很多地震數據,但從未見過這樣的東西。它具有特殊的特征,表明是一個流星撞擊坑。它有一個凸起的邊緣和一個非常突出的中央隆起,這與大型撞擊坑是一致的。它也有看起來像彈射物的東西在隕石坑外,非常混亂的沉積物延伸到隕石坑外幾十公里。這些特征與其他隕石坑的形成過程不一致。”
對撞擊過程中激起的沉積物的研究表明納迪爾隕石坑形成于大約6600萬年前,在白堊紀末期。那是以消滅恐龍的滅絕事件為標志的,據信是由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撞擊造成的,現在仍然可以看到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
研究人員使用計算機模擬來調查什么樣的撞擊物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會產生所看到的隕石坑,以及可能產生的落塵有多嚴重。他們確定負責的小行星可能直徑大約有400米(1300英尺),而且它似乎撞擊了490至790米(1600至2600英尺)深的水體。
“這將產生一個超過3000英尺(915米)高的海嘯,以及超過6.5級的地震,”該研究的共同作者Veronica Bray說。“盡管它比希克蘇魯伯撞擊的全球大災難要小得多,但納迪爾隕石坑對當地的破壞作出重大貢獻。如果我們發現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兄弟姐妹’,那么就會產生一個問題。是否還有其他的?”
這一發現可能會改變科學家們對這一關鍵滅絕事件的理解。與其說只有一塊隕石,它可能表明地球在那個時候遇到了一群小行星,或者母體在撞擊之前就斷成了幾塊。當然,很難確定這兩次撞擊的確切時間--它們可能相隔數千甚至數百萬年才發生。研究小組計劃通過鉆探該地點的海床來進一步調查,以確認它是一個撞擊坑,并更精確地確定其年齡。
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